• 行业新闻

航运市场能否复苏是难题?

发布于:2013/8/21  来源:  点击次数:

,1~5月份的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仅增长1.7%,较一季度的4.4%回落了3.4个百分点,其中集装箱贸易量最大的欧洲方向增速仅为1.1%,美国方向增速为4.4%。考虑到6月份海关数据呈现的贸易表现,预计6月份的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将更趋低迷。

市场的大幅波动主要发生在二季度。上海货运公司由于集装箱增速回落,为了抢占市场,各班轮公司不得不重开价格战,上海港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从一季度最高的1245点下跌到二季度的低点927.5点,降幅为25%。其中上海港的欧洲线运价下滑得最为惨烈,从3月的高点1423美元/TEU(20英尺标准箱),下滑到6月份的低点514美元/TEU,创下自去年1月以来的新低,降幅达64%;北美线运价跌幅相对较小,但降幅也在20%~30%之间。

由于新兴市场经济放缓以及欧洲经济衰退仍在持续,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度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之前的增长3.3%下调至3.1%,这是今年初以来该组织第五次下调有关预测。上海货运公司同时,近两个月来中国疲软的外贸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全球的班轮公司却似乎不在乎于此,仍在积极“扩军备战”。

受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疲软影响,在数据“去水分”挤压下,我国的外贸增速逐月下滑,6月份甚至出现了进出口的双双负增长。反映到集装箱运输上,连续7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中国继新增运力过度,箱源需求不足成为今年集装箱运输新的困惑,而在此前几年箱源增长相对稳定。受货源需求影响,上半年集装箱运价水平总体不如去年同期。尽管美东和美西线集装箱运价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和4%,但由于权重较大的欧洲线运价大降了25%,拖累了整上海货运公司体运价水平,导致上半年集装箱出口综合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

自7月1日开始,班轮公司开始执行旺季运价,且提价幅度较大,7月首周上海至鹿特丹集装箱即期运价飙升至1600美元/TEU。尽管运价环比跳升165%,但由于缺乏基本面的支撑,此番提价或如历次一般难以持续,短期内即有回调可能,并逐渐向原点位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