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物流企业经营困难多,需要政策关注
发布于:2014/2/11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与大型物流公司欣欣向荣的景象相比,一些中小型物流公司的情况却并不乐观.从“十一五”开始,中国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结合美国发展多式联运的经验,中国发展多式联运,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着力解决:
第一,解决铁路货运能力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铁路货运能力不足,及转换衔接等问题,致使上千公里乃至数千公里运距的运输,在中国常常不得不采用公路。
中美两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美国铁路将近30万公里,而中国铁路目前刚超过10万公里。美国铁路基本上只承担货运,客运很少。中国铁路既承担客运,还承担货运,铁路运输强度世界第一,铁路总量明显不足。
上海广德物流副总经理徐政新曾向记者表示,营上海大件运输 改增后,由于物流行业的进项抵扣类目过窄,导致其企业的实际赋税压力上升近4%。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熊星明也表示,营改增后通过几个月的大致计算,发现新的征税方式对公司的利润率影响在2.7个百分点左右。他认为对于物流业来讲,2014年对物流行业最迫切的政策应该是调整物流业增值税的进项抵扣类目,能保证物流业享受到新税种所带来的优势,减少物流企业的成本压力。第二,加快建立与发展多式联运相配套的体制机制。长期以来,铁路部门由于运力短缺,形成卖方市场,不愿意也不需要与其他运输方式合作;港口部门也愿意使用自己管辖的卡车,进行集卡运输。各部门只对自己的部门利益负责。
“如果有一部专门性的法规,上海大件运输 对物流业的准入、货物运输规范、物流合同的权责等多方面进行明确区分,让物流企业在从业时能有明确的法规参考,对物流行业来说就是最大的简政放权。”牛志文告诉《中国企业报》的记者。而谈及物流业对简政放权的诉求,诸多行业内人士则表示,如今物流业的准入门槛已经很低,在审批流程方面也相对便捷。业内最关心的就是经营环境问题。2013年的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是突破部门利益分割,从体制上解决多式联运制度问题的开端。
除了体制机制外,还应该从立法层面推进多式联运,以及推进竞争性多式联运市场体系的建设,激发企业进行多式联运技术、组织和管理创新。“年前我们跑省外长途的早早就停了,最近就接一些省内的货,这临近年关的时候,路上收费比较上海大件运输 多,跑一次搞不好还要赔钱,而且冬天气候也多变,万一下大雪耽误事儿。”济南二环北路物流中心的一家小型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说。
“物流业现在最缺的不是某一个小方面的简政放权,而是一部专门性的法律法规。”牛志文说。“物流业在近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业态的情况也是错综复杂,很多物流行业的纠纷形态都是以前的法规里没有详细规定的。比如说物流送达时间,各个物流公司都有自己的解释条例,虽然这也是在相关法律的规范内,但由于相关法律的严重滞后性和模糊性,导致这一问题实际上只由物流公司进行自我约束,相关政策可以补一时漏洞,但长远来看还是需要专门的法规制约。”牛志文说。
合理税负与收费 成众多企业愿景据了解,我国目前物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有不到3%。而物流行业中的诸多成本仍然处于上升的阶段,对于这一成本压力,诸多物流人都认为应该从政策的角度合理物流税收,规范不合理的收费。 对于公路型物流企业来说,更为迫切的是规范不合理的路政收费。济南二环北路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对于中小型物流公司来讲,没有什么成本比不合理的罚款收费更难以接受了。
http://www.66083797.com/xinan/
http://www.66083797.com/dong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