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发布于:2011/9/8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上海货运公司服务宗旨“尊客爱货,信誉至上”。根据贵公司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本着安全、及时、令客户满意为服务目标,为您量身设计合理的物流运输方案或者开展全面合作,更希望通过我们勤勉尽责的专业化服务与贵公司建立起长期、全面、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创美好明天!现对我国农产品的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作相关论述。
一、农产品的销售过于分散
我国农产品流通量虽然很大,但是80%的生鲜品采取的是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手段,据统计,常温系统中果蔬类约损失20%~30%,粮油损失15%,蛋损失15%,加上等级间隔、运输及加工损耗,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上亿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物流中间环节过多,方式落后,降低了交易效率,在中国批发市场仓储等硬件不够先进的情况下,损耗自然会变大;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如缺乏代表农民利益的有效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等的规范程度低。中国农产品生产者未能完全介入农产品的物流中,只能被动的听从中间商或经销商的安排来组织生产。
二、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损耗大
我国现行农产品的销售多为分散式,农产品物流竞争力很弱。
上海到泰安货运同时农产品的分散采购和销售的方式具有自发的盲目性,导致实施利用率低,货损率严重,物流成本过高。我国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的成本过高是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农产品的不合理物流严重,供应链体系不完善,使得农产品的增值效益差。
三、流通过程中运输工具有待提高
流通的服务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的流通服务机构。
上海到泰安大件运输运输硬件和方式低下,限制了运输半径,加之物流中间环节过多,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小批量多批次运输,因此存在重复运输、重复装卸的问题,运输时间的延迟和重复装卸都会增加农产品损耗;再加上农产品运输设备落后,不能根据产品的特点合理安排运输工具,更不能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产品的即时跟踪,使运输过程中因运输工具安排不合理或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而导致的农产品损耗增大。根据市场显示,
面向最前端的农产品生产者的订货量往往要大于需求量,而且中间环节越多,差额就越大,最终导致农产品市场信息失真,农产品生产过多,卖不出去, 从而增加了农产品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