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上海物流国际油价从1998年年均价12美元/桶

发布于:2012/4/9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我可以明确地讲,成品油价格每次到上调时,都非常慎重,并适当延后;每次下调,只要条件一成熟,马上下调,从没有延后过一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今年3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表示,从2008年底到目前为止,上海物流国内油价经过13次上调、5次下调,总体涨幅不到80%,但同期国油价从每桶40多美元上涨到将近120美元。

中国从1998年开始尝试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几经波折终于在2009年5月正式启动新机制,确定与国际市场接轨原则。而2000年后国际油价一路走高,中国超过一半原油依赖进口,国内成品油价格水涨船高有合理成份。但中国油价比美国高是否合理,是否真的存在“涨多跌少”,或是“涨易跌难”?中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合理?发改委是否涉嫌人为操控?

  • ·上海物流公司大件货物运输、零担、普通...
  • ·上海至葫芦岛物流
  • ·上海至铁岭物流
  • ·上海物流公司至葫芦岛大件运输
  • ·上海至葫芦岛物流公司
  • ·上海至朝阳物流专线
  • 从财新记者梳理的历史数据看,上海物流国际油价从1998年年均价12美元/桶,涨到目前120多美元/桶,上涨10倍;同期,中国国内汽油出厂价从2100元/吨涨到目前9180元/吨,上涨不到5倍,低于国际油价涨幅。再具体看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实行的三年多来,国际油价从40美元/桶涨至目前120多美元/桶,上涨3倍多;国内汽油出厂价则从5580元/吨涨至9180元/吨,上涨不到2倍。

    表面上看,近十年国际油价的涨幅远高于国内成品油价的涨幅,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一直被发改委摁住,发改委挨骂有委屈之处。

    但无论是旧的与国际成品油价接轨的管理办法,上海物流还是2008年以后执行的新的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的管理办法,都给价格管理部门预留了人工干预空间,而发改委在调价中则综合考虑了CPI及油企盈利等因素,以至于经常出现国际油价上涨时未及时跟涨的情况,而为了缓释落差,又相应出现了国际油价下跌时不跟跌的情形。

    这种刻意为之的“低油价”为发改委招来了骂名,也掩盖了深藏的种种问题。

    从2002年开始,国际油价几乎以每年10美元/桶的增速上涨,当时中国成品油定价本准备接轨国际成品油价格,却因考虑油价上涨对其他行业的影响而迟迟未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