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盘锦大件运输补贴多少、怎么补常常说不清楚
发布于:2012/4/9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这同时成为几大石油公司为自身炼油亏损索要财政补贴的有力理由。
但需要追问的是,如果说之前没有上调到位,那么石油企业承担的亏损是多少?而2008年该下调时未下调到位,这其中又额外给了石油企业多少利润?
这笔账很难算清。
首先,国家财政并不按实际进口原油的亏损额来补贴,而是按照成品油价差来补,即炼厂进口成品油或外购成品油减去成品油销售批发价的价差。
其次,企业为了多申请补贴,亏损额有可能在不同板块间腾挪。例如一吨原油进入炼油装置,上海到盘锦大件运输产品除了汽油、柴油、煤油外,还有乙烯等多种化工产品,炼厂在计算炼油和化工两个板块成本时,可能倾向于多分摊给汽柴油,少分给化工产品。另外在技术上也可以做到少生产汽柴油,多生产化工产品。
一位中石油高管坦承,行政之手介入后,上海到盘锦大件运输补贴多少、怎么补常常说不清楚,而炼油这一个环节盈亏的“说不清”,还影响到很多后续问题的讨论。譬如在谈到如何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时,中国油企常常以“政策性亏损”为借口,要补上因为价格管控而损失的利润。但这部分的模糊不清,继而掩盖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和机制问题。
而对发改委来说,两次人工干预都事出有因。最初不及时跟随国际油价上调一来是为了CPI好看,二来是为安抚民众;后来不及时下调则是为弥补石油企业亏损。发改委在宏观、公众和企业之间来回周旋,寻找平衡,结果却费力不讨好,公众和油企都反过来批评发改委没有保障自己的利益。模拟国际市场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初衷是为了在中国石油行业寡头垄断的格局下推进油价市场化。但各种“综合考虑”和人工干预之下,成品油定价机制扭曲变形,也引发了油企向政府要补贴的行为。2009年以来情况虽有好转,并无根本变化。
炼油为何巨亏
石油企业以炼油亏损来要求涨价及财政补贴。这一理由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