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临沂革命老区崛起中国北方商品集散中心

发布于:2011/2/11  来源:上海物流  点击次数:

     记者正月初六(2月8日)在这里采访时,正巧碰到临沂鲁疆物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洋在公司门前点燃开业的鞭炮。李洋说,在这个北方城市,人们大都遵守着“待要走,三六九”的习俗,“初六”中的“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顺利”的寓意,因此这天多被人们选为新一年开业的吉日。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鼓励下,李洋创建公司之初就将主要物流线路指向西北五省区。在其宣传材料上,赫然写着“打造横跨东部沿海至西部内陆的 新丝绸之路 ”。

    开业第一日,李洋的办公室没有开暖气,温度很低。经历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后,这位在物流行业内已小有成绩的经营者去年取得了公司毛收入与利润均增长两成的业绩。“2011年,预计上升的势头不会减弱,我为企业订的目标是增长30%。”他说。

    在金兰物流基地,像鲁疆物流有限公司一样的各类物流企业、配货业户等有300多家。临沂中联物流有限公司也选择在初六开业。公司董事长隽立峰在放完鞭炮后,带着150多名即将前往各地办事处的农民工到酒店聚餐,为他们送行。隽立峰说,公司每年都是初六开业,一方面这个时候工人才能从家乡返回,另一方面也是图个吉利。

    “金兰物流基地是临沂最大的物流基地之一,在临沂全市还遍布着很多这样规模的基地。”同样开始新年工作的金兰现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许春城说,在蓬勃发展的商贸物流产业带动下,临沂正在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经受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的革命老区临沂地处偏僻山区,旧县志有“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记载。而今,临沂形成了20余处大型客货运市场为主体,40余家第三方物流公司、2000多配载业户为支撑的综合运输网络。

    许春城告诉记者,临沂物流的发展得益于商品批发产业的兴旺。上世纪80年代初,临沂在车站旁边建起最初只有24亩的批发市场“西郊大棚”,到2009年,临沂批发市场经营面积已达800万平方米,商品交易额突破600亿元,与浙江义乌并称“南有义乌、北有临沂”。

    当地的一个说法是,在临沂商城每一个店铺停留1分钟,逛遍所有门店,不眠不休也需要32天。

    买卖商品的人多了,运输需求增加,临沂物流业由此发展壮大。许春城说,从最初用客车在省内捎货到如今的专业物流运输,从临沂开出去的汽车已经能够基本覆盖中国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