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营口大件运输物流业如何在诸多体制机制中突围障碍
发布于:2012/3/24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物流业如何在诸多体制机制中突围障碍
物价高涨带来的民生压力让国家有关部委合力锁定流通环节"动刀子"。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5日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表态,去年物价调控目标未完成,今年将多管齐下完成任务,而首要工作就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国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7日继续深化这一话题称,控物价、促消费在流通业有很大的空间,物流成本还有一半左右的费用可以降下来。
两位部长的言论算是对去年年中一直持续到两会的,社会各界有关"最后一公里"讨论热潮的回应。就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高企不下的物流成本展开了热烈探讨和建言献策。
因为全国两会的平台属性,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向来能成为前瞻当年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据此,业内人士预言,在扩内需、促消费、稳物价的国家宏调语境下,物流业将迎来一个费用降低、效率提升的"大考年"。问题是,在饱受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下,物流业能否完成这场艰苦卓绝的突围战?
高物流成本"卡"了民生的脖子
3月7日,国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中国物流成本去年和前年占GDP的比重都比较高,达18%左右,相比起大部分发达国家8%~10%的比重,中国贵一倍。这代表着当前外界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普遍说法。
身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一职的全国人大代表、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武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根据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判断,中国物流费用确实是非常高。
"美国密歇根大学曾就物流成
本做过一个调研,发现美国商品物流成本占到了32%,但我根据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判断,中国的物流费用可能远远比这个权重要高,尤其是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必需品的流通成本肯定超过物价的50%。"
刘武说,他调研中走访了一些门店,发现一个出厂价只有24元的小马达,在北京卖到185元,门店的老板却说利润太低,问题就在于流通环节过多。
全国政协委员韩雅玲也表示其在调研了20种各类生活生产商品后发现,一件商品从生产基地到市场,往往要经过少则3个、多则近10个流通环节,每个环节价格都或多或少地上涨,最终销售价格远高于成本价。她因此向两会提交了一个"关于整治规范商品生产流通秩序"的提案。
这样直指物流成本高企的提案、言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可谓层出不穷。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目前流通成本过高,政府除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外,地方政府要加大"农菜对接"、"农商对接"、"农超对接",让蔬菜直接进菜场、进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