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 物流尽显投资价值www.lhezhou.com
发布于:2011/4/6 来源: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 物流尽显投资价值www.lhezhou.com 点击次数:作为国家十大振兴计划中唯一的服务行业,现代物流业被赋予极高的产业地位,而据发改委有关官员透露,《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关实施细则正在制定当中。回顾过去5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总量持续增长,而在物流行业相比国民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的现状下,该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物流行业私募股权融资及IPO融资方面,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2010年均出现反弹,以细分领域来看,传统航运、仓储等企业更受到资本市场关注,而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众多中小型的现代物流企业,也显示出较好的上市前景。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物流行业特别是快递行业业务量出现大幅增长,该行业投资价值再次凸显。而电子商务企业投资物流,则将对该行业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VC/PE投资机构也将因此得到更多投资机会。但是快递行业监管政策的调整,也给该行业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上海到成都专线
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库产品CVSouve掌握的货物运输行业经济数据,2006年至2010年,中国货物运输行业运输量及周转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其中, 2009年因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小幅度放缓,而之后的2010年,货运量及周转量再次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分别为315.3亿吨和13.5万亿吨公里,环比分别增长13.4%和12.6%。
货物运输作为物流产业链中的主要环节,基本上能够反映我国物流行业市场总量的增长情况。而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因此,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预期下,物流行业仍将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此外,中国物流行业正处于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变的阶段,整个行业仍具较大成长空间。
国家政策层面,物流行业也已迎来较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不久前召开的“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发改委官员表示规划相关实施细则正在制定当中,或将于年内上报国务院。而各省市也相继出台相应实施方案,并在税收、土地、行政审批等方面对当地物流业发展给予支持。无论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还是地方性政策,都把物流企业的整合、改造及转型升级等作为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行业加快“洗牌”过程中,资本也有了更多介入的机会。
新兴企业上市前景看好
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库产品 CVSource统计显示,2006年至2010年,物流行业共披露VC/PE投资案例47起,融资总额达40.52亿美元。除2009年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投资数量及规模双双下滑以外,该行业投资整体呈增长趋势——2010年物流行业披露投资案例15起、投资总额13.71亿美元,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披露投资金额最大的一笔交易是2010年3月由黑石牵头的财团投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投资总额大约6亿美元。 上海到贵阳货物运输
以历史数据来看,参与物流行业投资的机构仍以PE为主,其投资目标也较多集中于航运、仓储等传统领域的大型企业。一方面,由于中国物流行业正处转型阶段,传统企业同样具有较大整合空间,且具有较好上市前景;另一方面,物流属资本密集型行业,在贸易物流及仓储、物流园区等领域,新兴企业难以介入,而在快递领域,则由于利润率低、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并未迎来其最佳投资时机。
以2006年至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企业IPO情况来看,2006年至2007年物流行业均有较大规模融资,分别披露6家和5家企业上市,实现融资31.15亿美元和56.79亿美元。大连港、天津港发展、中国远洋、中外运航运、中海集运等均于此间完成IPO。 2008-2009年间,因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资本市场活跃不足,加上物流行业直接受到国际贸易量影响,该行业IPO融资规模急剧下降。而在2010年,物流行业IPO融资出现回暖,上市企业数量达7家,融资规模27.03亿美元。
从细分领域来看,航运及港口相关企业占据IPO主流,以2010年数据来看,唐山港、宁波港、大连港相继登陆上证所,三家企业IPO融资总额约21.59亿美元,占全年物流行业IPO融资总额的79.8%。不过,2009年创业板的出台也给中小型物流企业带来更多融资机会,新宁物流成为中国内地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目前,宅急送、顺丰快运、两湖绿谷物流、福慧达等也均有上市计划。
电商推动物流行业新格局
对于未来物流行业投资前景,由于运输行业市场已趋于饱和,且现存大型企业多数已有资本介入,其未来投资机会不多,而仓储及物流园区的开发,则仍具有较大投资空间。目前,物流行业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其中,道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建设及运营,而对于仓储、物流园区的建设,民营资本则具有较多的进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