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50座便民桥联结公路网
发布于:2011/3/12 来源:上海货运公司 点击次数: 为支持陕南贫困山区交通建设,经省交通运输厅协调,省高速集团、省交通集团分别向省慈善协会各捐资250万元,用于陕南山区联结村级公路便民桥(慈安桥)建设,帮助村民尤其是学生解决通行困难问题。500万元捐款共安排建桥50座,分配安康市20座,汉中市15座,商洛市15座,涉及26个县。
资助建设的桥梁要求建设规模总投资在10万元以上,桥型为石拱桥、平板桥,桥梁承重标准为10吨以上,省慈善协会为每座桥梁资助10万元,不足部分由所在地自筹解决。捐建的桥梁要求于2011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确保专款专用,搞好桥梁建设,陕西省慈善协会专门印发了《联结村级公路便民桥(慈安桥)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必须是联结山区村级公路网的骨干桥梁,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学生上学,又有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桥成后辐射受益人口较多。
河北省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省份之一,截止2010年底, -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07公里,位居全国第三位。随着高速公路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北省一片区(京津以南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区域内的环状路网结构将变得更加复杂,已有路、在建路和未建路共有约20个最小封闭环路。一对出入口之间将有两条或多条可供车辆选择的行车路径,这些环路的存在对通行费征收、拆分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迫切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实现竞争性路径的识别。同时,传统的收费车道所采用的人工输入车牌号码后3位数字的方式时效性差,且巨大的工作量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了确保投资业主精确拆分通行费、加快收费站车辆通行速度、防范“倒卡逃费”行为,河北省交通厅高速公路管理局于2010年下半年,在一片区19条高速公路近1600个车道中开展了多路径识别系统工程的建设。整个大系统由车牌识别标识站系统、收费站入/出口MTC车道牌照识别系统,以及联网收费系统软件(改造)等构成;其中,高清牌照识别设备(系统)是核心组成,其投资额占整个多路径识别系统项目投资额的50%。预计到2011年末,还将有近200条车道启用多路径识别系统。
“利用先进的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对通过车辆的前部特征图像进行连续、实时、高清、全天候记录,计算机再根据记录的高清图像进行全自动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传送到一片区拆账中心,从而准确分析、判断车辆的行驶路径。如此一来,不仅使通行费拆分有了依据,而且让通过‘换卡’偷逃通行费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该项目高清牌照识别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