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农产品储运与物流产业科技工作发展座谈会顺利召开

发布于:2011/3/10  来源:上海物流公司  点击次数:

    王喆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农产品储运与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强调在总结分析“十一五”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物流产业发展的定位,并对面临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发表了讲话。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在阅读了执行框架和专项规划等材料的基础上,对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围绕农产品储运与物流产业化发展的定位、机遇与挑战、产业链各环节的衔接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加强农产品物流特性的研究,重视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装备研制,强调技术的系统集成与优化,关注成本控制及产业化示范应用,是农产品储藏与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此次座谈会对于完善物流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农产品储藏与物流产业科技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生产资料,就是作为原材料的粮食、棉纱、金属等,新市场中会有海量数据储存与信息处理中心、新型原辅材料供应板块、成套机械装备供应板块、零部件和总成供应板块、工量具供应板块、义乌指数信息发布平台6大板块。

   -

义乌市市长何美华说,未来几年义乌在物流和交通上的投入,达500亿元。物流体系的几何级扩张,会把义乌变成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和国家级综合客运枢纽。

  建设中的内陆口岸场站,是将来义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的一部分,占地1050亩,总投资30亿元,设计标准为每年110万个标箱,是使用中的物流中心设计标准的10倍。

  还有,小商品国内物流中心、小商品出口监管中心,都将在年内开工……

  研发中的“义乌道路货运价格指数”,可类比“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费指数”、“长江航运景气指数”、“上海航运景气指数”等国内外权威指数,成为道路运输行业晴雨表。

  把小商品贸易做到极致

  许庆军(商兴成市场投资公司总经理)

  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强化国际贸易的洼地效应。

  这两年,义乌面临着比如来自电子商务和广州等地办市场的挑战压力,原本在小商品贸易上的价格优势也不再明显,成为试点后,原来与外界竞争的短腿可以再度成为长腿。

  可以想像,未来的国际贸易配套措施到位后,义乌的贸易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全国乃至全球的日用工业品尤其是小商品会进一步流入义乌。到时候,义乌将提供一个更加开放低廉、便捷高效、连通全球的物流配送网络,使义乌成为与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相匹配的国际物流“目的港”和“始发港”;同时通过小商品市场的“需求集聚效应”,为本地特色产业群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义乌实际上就是中国商品国际贸易的一个窗口,中国的优势就是日用小商品,难以想像义乌今后会搞什么钢材国际贸易,我们把这块做到极致,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3万多家网商亟须升级

  刘文高(义乌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

  经过近几年爆炸性的发展,义乌拥有3万多家网商,基础条件已经很难满足这些网商的进一步发展,如仓储空间严重不足等都成为头疼的问题。

  义乌的电子商务需要新一轮的统筹发展,亟须一些政策的支持和扶持。试点方案中提到要建立新型的贸易方式,这必将推动电子商务一次质的飞跃。

  去年,义乌有形市场交易额是621.1亿元,无形市场电子商务交易额紧跟其后达500亿元,并有超越的势头。

  相信试点工作展开后,电子商务将迎来绝佳的发展机遇,交易额也会迅速翻番。

   更好地去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蔡勤亮(浙江卓远圣诞工艺品公司董事长):

  我作为一个圣诞产品制造企业的老总,对这个试点充满憧憬。

  义乌是世界上最大的圣诞产品集散中心,全球50%以上的圣诞产品都出自于此,国家今后必将出台相关倾斜政策,使义乌的外贸环境变得更加宽松自由,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商贸交易,无形中会带动圣诞产业进一步发展。

  试点方案中提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是主要试点任务之一,对我们这些严重依赖出口的企业是一个福音。我们在国外市场的开拓中,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更好地去应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