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我国物流业成本占GDP比重仍然居高不下-上海到乌鲁木齐物流

发布于:2012/3/1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我国物流业成本占GDP比重仍然居高不下,据测算,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在 1991年为24%,到2002年下降到21.5%,2003年在21%左右,下降的幅度很小,说明中国经济 运行仍处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轨期,由于体制因素特别是企业“大而全”、“小而 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根深蒂固,也使得中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比较落后。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较低,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 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要。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4月公布 的中国物流企业上海到乌鲁木齐物流信息系统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企业中有61%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 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39%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只有38%的企业有 仓储作业管理,31%的企业有库存管理,27%的企业有运输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落后已 成为我国物流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物流信息化亟须相关环境的支持。由于受物流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物流业 存在着标准间互相冲突、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化适用范围有限和实施力度不足等问题。同 时,我国对物流领域的立法力度不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各行业的管理制度与 管理办法可操作性差,互相冲突。物流服务体系建设落后,物流技术领域缺乏具有宏观指导 能力和促进技术交流的权威机构。我国物流赖以发展的环境大大落后于物流发展形势的要求 。据估算上海到乌鲁木齐货运,如果有可参照的标准与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费用可以降低80% ,将各系统连通起来的成本也可以减少至少一半以上,从而避免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开发与建 设成本,减少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另外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与障碍。目前物 流企业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中大部分仍停留在一点式应用和某一部门的应用上,个别企业实现 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同客户间实现部分或全部信息共享,计算机联网只是极少数的几家。物 流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硬性的准入资格,像JIT、MRP1、MRP2等提高物流效 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现代管理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与其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前提下发展 起来的。我国低端物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高端物流市场却少有人问津的现象存在,信息 化总体水平低,也无法实施像JIT、MRP1、MRP2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现代管理 模式,自然只能在低端物流市场上拼杀。据统计,我国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含量仅占6.29% ,商业系统仅占2.0%,我国商业系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类专门人才只占3%左右。物流企 业的人员素质,尤其是领导层的素质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企业运营所要求。我国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物流企业在选择用人还是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时,往往选上海到乌鲁木齐专线 择用人来 代替某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更为经济,因为这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人是无法替代现 代信息技术给物流企业所带来的效率,目前国有物流企业的领导层人员结构大部分都是在计 划经济末期参加工作,在本 

  上海到乌鲁木齐大件运输

企业中逐步走到领导岗位的,管理和领导企业思路中的“近亲繁 殖”因素不可能彻底避免,再加上未经过强化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其经营思路难 以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开拓意识不足。这些都是我国物流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