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供应链思想与物流管理

发布于:2011/8/4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物流管理的主题思想与供应链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货物运输 国内钢铁企业来讲,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打造全球性的物流供应链,多角度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化经营,拓宽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外销渠道。 

     企业要全面做好供应链物流管理还任重而道远,但随着上海到济南物流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会大有裨益.

   二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国内物流供应链,并加强企业进厂物流、厂内物流、出厂物流的运输调度管理,优化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流程,并充分利用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物流运输的计划性和可控性。

  三是强化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系统,充分利用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等反向物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确定以上物流管理思路后,企业还必须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手段,把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实时执行与企业管理系统相结合。 上海到济南物流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利用移动计算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对物流信息实时传输,以及物流的在线管理与实时追踪等环节统一考虑,协同运作,追求物流系统的实时管理与执行。

   这种实时物流管理体现在企业的完整实时业务集成系统之中,它不仅仅是涉及企业本身的系统,而且通过企业的供需链而与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与批发商及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相联系,是一个有硬件作业系统与软件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需要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支持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供应链物流管理同样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但是由于物流信息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对几种模糊认识的辨析

  一、高级人才奇缺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第一瓶颈

  在经济日益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今天,要发展现代物流业,人才便成了首要问题。初步测算,全国缺物流人才60余万,北京缺20万,上海缺20万,深圳缺12万。我国现存的少量物流人才有两类,一是传统产业中和物流相关的人员;二是少数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归国人员,能够熟悉掌握各个行业内容的系统性物流管理人才并不多。要改造行业物流系统、城市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我们不仅需要高级管理技术设计应用人才,我们更需要能够促进这些人才潜能发挥以及组织企业系统良性运转的将帅之才。

  二、物流标准化问题极大影响着中国物流业走向国际

  物流标准化是推进物流现代化的基础,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物流标准化程度差距很大。 上海物流网作业环节使用的设备,以及包装、运输和装卸等流通环节,都缺少必要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导致物流效率普遍不高。国际竞争已经国内化,国际企业能够走进来,物流业标准化问题也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物流标准化问题不单单是全国的标准化统一问题,也是我国的标准化如何与世界标准化接轨的问题。据悉,目前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起草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已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正式实施,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实践检验、完善和发展。

  三、市场无序影响着物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物流业赚钱,这是市场的跟风效应造成的,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物流业的市场份额很大,可发展的空间广阔。由于认识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于是各路资本跟进,许多资本也不做过多的分析和调研就盲目投资,市场处于参差不齐状况,无序的竞争形成无序的市场,严重影响了现代物流的效率。   http://www.66083797.com/huadong/545856.ht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