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运动管理规范化
发布于:2011/8/22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
上海物流公司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到2020年,世界上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中国物联网,有专家预测将成为一个超过5万亿规模的巨大产业,提供就业岗位2500万个。 改善实体运作的模式。
这里要考虑两个原则。第一,有没有规模效益。
上海到肇庆物流建立配送中心就是典型的例子。配送中心的实质,就是将运作中,有共同作业流程的行为,集中到某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地点统一实施,提高了作业效率。第二,减少不必要的实体流转环节。例如,不管是不是直销,都可以把货物直接送到客户手中,缩短了货物在途时间。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最难把握的运作问题之一就是需求预测。设计一套规范的流程,简化产品线的结构,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培训,同时维护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是实践中所采取的解决办法。这方面没有自动化的解决方案,需要依靠人的努力来实现。现在电脑厂商普遍采用了按周的计划流程,同时支持每天的微调,实现了对生产、销售和库存数据的实时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大大增强了计划的灵活性。
4. 推动供应商改进流程,缩短交货周期。
除了上述大会外,2011年,还有两场相关的重要会议在即:由国家六部委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将于10月20~22日在中国无锡举行;11月2日“2011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又将在宁波拉开大幕。
可是在资本市场上,物联网这半年的表现可谓是跌入寒冬。在2011年上半年所有板块中,物联网板块跌幅排行居第二位,截止6月29日,下跌了19.65%。而在去年,贴上物联网标签的上市企业曾一度成为资本追捧热点,涨幅均遥遥领先于大盘。
市场毕竟是敏感的,就在6月份最后一天,物联网概念股持续走强,个股普涨。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概念将因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和相关企业的实际推进而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的亮点。
但这个规模的形成,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快。
上海到肇庆货运“‘十二五’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规模,而真正可能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余晓辉在2011年物联网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物联网产业形态和爆发点,物联网有形成巨大市场的潜力,但潜在空间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关键点是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新兴业态和新增市场。
稍前,在6月2日,由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和中国国家贸易促进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在北京举行;再往前,3月14日,国内首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落户重庆南岸茶园新区。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物联网元年,那么2011年,当是中国物联网的发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