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物流
发布于:2011/7/25 来源:上海凌翰物流 点击次数:
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商务模式。近两年B2C在我国飞速发展起来,各种类型的购物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商品。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以致于形成了配送瓶颈:服务无法控制和保证,对出现的问题响应太慢,外地的配送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可以配送到的城市范围还很小等诸多问题,制约了B2C业务的发展。如果对电子商务的物流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电子商务的优势就很难在我国发挥出来。 网站自建配送的物流模式
在选择物流伙伴方面,吴海东指出,有三个考虑重点:一是基于关务处理的瓶颈,要选择在中国本地操作有一定实力的公司,“他们的关务处理能力通常比较有优势。”二是要选择在目的地有很强代理网络的公司,“根据公司的定位和出口的目的地来选择具有地区资源优势的物流公司”;三是物流公司的IT系统要健全,“信息是高效运作的最基本保障,物流公司的IT系统能否及时反映出运状态和货物信息,对变化快速的电子行业来说非常关键。”他说。上海物流网
要诀一:稳定生产计划,及早安排舱位
电子产品出口物流运作中最大的瓶颈是航班的舱位。“特别是在旺季,市场上出口货量大增,航班的舱位非常紧张。”吴海东认为,航班舱位是影响出口物流顺畅运作的最关键因素。
他分析指出,造成航班舱位紧张的最根本原因是电子厂商的生产有时不稳定。他说:“电子厂商生产不稳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个行业的市场需求多变,电子厂商必须跟随市场变化进行及时的生产调整;二是电子厂商出口到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为保证收到货款,厂商通常会在信用证得以确认之后才安排生产,而从信用证确认之后到交货这个时间段非常短,造成了电子厂商生产的不确定性,进而也影响了接下来的出口物流。”
针对这一问题,吴海东建议,电子厂商一方面要尽可能消除非常规性变化的因素,最大程度地稳定生产;另一方面要与出口物流伙伴保持密切沟通和及时的信息传递。“一些客户会提前将他们的生产计划与我们共享,这有助于我们及早为他们确定运输资源。”他说。
吴海东进一步指出,物流厂商在航线规划方面的经验对于解决这一问题非常有帮助。他举例说,以欧美市场为例,正常情况选择直航航班,但是直航航班舱位量在旺季时明显不足,而且直航的价格通常比较贵。“转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舱位量容易得到保证,在价格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他说,“转运航班的关键在于一定要衔接好,才会保证时间的节约,在这一方面货代公司对出口航线的规划经验和实力非常重要。”
此外,定期包机也是解决舱位紧张的手段之一。据吴海东介绍,包机通常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定期包机;二是淡季不包,旺季安排包机;三是根据临时性需求安排包机。“物流供应商根据客户生产的实际需求和生产特点选择包机的方式,以解决舱位紧张的问题。”他说。
要诀二:重视与海关的关系,加快关务处理
关务处理是提高出口物流运作效率的另一大瓶颈。“中国出口控制很严格,要求文件齐备,如果配合不好将直接影响货物出运。”吴海东认为,加快关务处理的唯一方法是拥有一批有关务经验的员工队伍,不断提升自己在海关方面的信誉,重视与海关的关系。 上海物流网
在关务处理方面,今年中国海关开始实行新的分类管理办法,将报关公司分为AA/A/B/C/D五个级别。AA类和A类企业报关享有优惠政策,而对C类和D类企业,海关则将采取严密的监管措施。目前没有一家物流公司能够申请AA类,因为只有在A类资质运行一年以上才能申请AA类资质。“对于制造商来说,选择与较高类别的物流公司合作将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吴海东表示,目前嘉里大通物流正在全国各主要口岸申请A级企业。
此外,物流公司的操作经验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很多电子产品出口时需要进行商检,特别是带有电池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通常需要提供符合运输条件的鉴定证书以及出示非危证明的鉴定证书。”吴海东指出,这些环节通常涉及国家政府部门,当交货时间紧急时,配合上不易掌控,“但物流公司的操作经验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将可以帮助电子制造商得到一些优先的处理。”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一般包含以下四种基本的“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如图1所示。信息流是指有关交易的各种信息的交流;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过程中所有权转移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是指交易过程中资金的转移过程;物流是指产品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流动的过程。 客户服务是真正驱动供应链物流的动力。将恰当的产品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数量及无货损与货差地送达客户是物流系统的原理。其中客户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客户服务的另一面是越来越多的客户对价值与质量比例关系的认识以及现代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例如对时间及灵活性的要求提高了。20世纪80与90年代是客户对特殊需求及相应的物流网络的支持提出更高要求的年代。消费者既对质量提高了要求,也要求产品价格合理并具有最好的服务水平,适合于他们的时间习惯。成功的工商企业已采取了客户服务策略,并认识到快速反应、灵活性、顾客化和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物流中客户服务的因素
客户服务涉及公司的许多部门。从物流角度,客户服务有四个传统要素:时间、可靠性、沟通与方便。下面探讨这些要素对物流服务的买卖双方的影响。
从卖方的角度,时间因素通常以定单周期表示;而从买方的角度则是备货时间或补货时间。不管是从什么角度及采用什么术语,影响时间因素有几个基本变量。当今成功的物流作业具有对备货时间的基本变量高度控制的能力,包括订单处理、订单准备、货物发送,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有效管理,为了保证合适的定单周期及一致性,卖方公司对买方的客户服务水平进行了改进。
订单传送包括定单从客户到卖方传递所花费时间,少则用电话只需几秒钟,多则通过信函需时几天。卖方若能增加定单传送速度就可减少备货时伺,但可能会增加定单传送成本。计算机与因特网使定单传送发生了革命,通过买卖双方的计算机联结,卖方可以登录到买方的计算机,在实时系统中,买方可以知道有关产品的供货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装运日期等信息。买方也可以通计算机来挑选所需要的商品,并通过电子信息交换传送给卖方。EDI自动定货系统已广泛地用于卖买双方。
B2C电子商务4种物流模式
采用邮政特快专递(ems)服务的物流模式
实现电子商务的企业或商家从网站或虚拟网站上获得消费者的购物清单和家庭地址等信息,然后到附近的邮局办理特快专递手续将商品寄出,消费者收到邮局的取货通知,到所在地邮局将商品取回,或由邮递员直接将商品送到顾客家中。
采用ems方式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ems服务收费偏高,如果这部分费用由企业或商家负担,则其经营利润会大大降低;如果由消费者承担,则对于小件低价商品,消费者肯定难以接受。其次,ems很难保证消费者在期望的时间内将商品送到。
企业或网站在各地的网民密集地区设置自己的配送点,在获得消费者的购物信息后,由配送点的人员将商品为消费者送货上门。
这种物流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即购即得”购物心理需求。但它也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是配送点的布局、人员的配备数量、商品的库存量等很难合理地确定。其次,由于要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对配送时效有严格的要求。很显然,高配送费用需要更大的商品配送规模。 上海至郑州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