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系统及物联网技术
发布于:2011/8/16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明天的京东能否成为今天的亚马逊
上海物流公司,恐怕仍是未知数。亚马逊自1994年创立以来,先后在仓储、物流、技术和供应链的整合上持续投入达10年之久,总投资数十亿美元之巨,这令亚马逊长期处于亏损,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因此成为华尔街最 不受欢迎的人。
这个系统,是刘强东在1998年创业时自己开发的ERP后台系统。经过不断地升级,现在这个系统将订单、客服、行政、财务、采销、员工信息等全部囊括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不是系统为人工作,而是人为系统工作。”京东的员工说。
这听起来很像是电影《机械公敌》里的那台超级电脑。
刘强东始终认为,坚持低价的京东要想获得利润,就只有在自己的后台下足工夫。只要后台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下降2%,京东的利润就将获得超过100%的增长。为此,京东招募了1500名研发人员,这一人数足以组建一家中型软件公司。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技术的持续投入,
上海到海口货运是创建于1962年的沃尔玛最终成就其零售巨头地位的主要原因。而刘强东心中的目标就是超越沃尔玛。
与沃尔玛相比,京东现有的ERP系统还无法实现不同库房之间的产品调配,如果北京仓库断货,北京地区的用户就无法从南京跨区购买商品然而2010年年底,刘强东被迫宣布“2011年要踩刹车”,迫使他出此无奈之举的,就是物流这道“坎儿”。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京东之前融资的绝大部分被用于成立控股物流子公司、购买新的仓储设备、配备手持RF扫描器、建设自有的配送队伍;其余资金主要被投入到后台的研发。
早在1960年代,沃尔玛就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管理库存。1987年,沃尔玛甚至不惜花费数亿美元发射了属于自己的卫星,此后沃尔玛总部与所有的连锁店之间都实现了实时双向的语音和数据传输。新世纪之初,美国五角大楼还借鉴了沃尔玛的物流管理系统,来提高自己的效率。
钱、钱、钱,这是最关键2011年元旦后不久,俄罗斯人尤里·米尔纳悄悄飞到北京,与刘强东共进了一顿晚餐。
4个月后,由DST领投的15亿美元落入京东的口袋。
的问题。2011年京东物流所能支撑的极限是260亿元的销售额,“否则我们完全可以做到350亿”。
米尔纳是俄罗斯投资公司DST的CEO,此前,DST因大笔投资了Facebook、Groupon和Zynga等互联网明星公司而声名远扬。
至此,外界一直担心的京东资金链断裂风险,可以告一段落了。
刘强东不止一次地对外提起,京东在上海购买了198亩工业用地用于建立“亚洲一号”。
上海到海口货运这个仓库据称“有8个鸟巢那么大”,将使用“最为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及物联网技术,甚至可以与亚马逊的仓库相媲美。
然而,等到基础架构搭建完毕,亚马逊迅速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超级强大的物流能力和运算能力,如今甚至发展出亚马逊极具潜力的一项新业务。自然,贝索斯也成为了电子商务领域“最具战略远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