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上海到杭州货运
发布于:2011/7/20 来源:上海凌翰物流 点击次数:上海到杭州货运为使全社会对《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加快推进我国物流企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本文就为什么要制定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标准、如何对物流企业进行界定和分类、如何对物流企业进行评估等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做一些必要的说明和阐述。
一、为什么要制定物流企业的分类与评估标准
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本世纪以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盲目发展的倾向比较严重。首先是对物流企业的认识或概念模糊不清,几个人,几辆车就登记注册一个物流公司后,实际没有物流公司的功能,形成物流企业满天飞的局面;其次是许多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商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向物流企业转型,但如何转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提供什么样的物流服务,缺乏清晰的认识。目前,我国到底有多少物流企业,没有统计,物流企业一哄而上,其根本原因是对物流功能、物流企业与物流产业的模糊认识,是物流产业不成熟的表现。
二是物流市场秩序混乱。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社会的物流需求增长势头旺盛。但是,在物流市场上,无物流企业功能的物流企业与有经营规模、有良好信誉的物流企业同时并存,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都叫物流公司。对此,物流需求客户难以判断,也无从判断。据对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现状调查,客户对物流公司的要求,首先关注的是一体化服务功能、服务手段、商业信誉与服务质量。此外,大量只有运输或只有仓储单项功能的“物流企业”的出现,使物流业内恶性的不规范竞争愈演愈烈,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极大障碍。上海到宁波货运
三是物流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物流市场的需求。目前,一方面,生产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受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影响,依然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难以满足http://www.hangzhouwl.com.cn/zhuanxianthree.htm 社会化的需要,真正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企业还不多,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上述问题,既是物流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不能依靠行政手段,不能通过行政性审批设置市场准入门槛。因此,以国家标准的形式,提出物流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明确物流企业的基本范围和类型,提出不同类型和档次物流企业需要达到的规模和水平,为物流市场提供判断的依据,对于指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物流市场的规范化,推动一部分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将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积极探索与有效尝试。
二、如何对物流企业进行界定和分类
对物流企业的界定和分类,需要从以下三个基本点出发:
一是符合物流的基本内涵与本质要求。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提供物流服务,必须符合现代物流的基本要求,否则就不是物流企业。尽管从国内到国外,对物流概念的表述或定义,在学术研究上有着多种说法,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但是从实践的观点看,物流运作包含的基本内容、基本环节、基本要素,还是比较明确的,在理论研究上也没有大的区别,比如,仓储、运输在物流当中的基础性作用,对物流各项资源、环节的整合与管理,信息化在物流中的重要作用等。从这些基本要求与要素出发,界定物流企业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二是符合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从总体看,我国物流业正在从传统运作方式向现代运作方式过渡。从具体过程看,我国物流企业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商贸企业转型为物流企业,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典型代表;二是按照现代物流理念新建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民营资本和股份资本;三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的物流企业。在这三种类型中,以传统的运输、仓储方式为基础发展现代物流,是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或趋势,不但传统企业主要是以这种方式向现代物流转型,即使一些新建的、已有较大规模的民营物流企业,在发展物流业务过程中,也普遍以开展运输和仓储活动作为切入点,逐步向供应链管理的各环节进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