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虚拟库存的应用

发布于:2011/7/30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目前,我国仓储业在国家经济和物流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得到了迅速提升。在中国仓储协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等相关行业协会的协调和引导下,我国仓库建设和管理正在逐步走向规范。但仓储业将来要想更加健康和快速的发展,相关部门和企业对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一定的重视,比如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规范准入机制以及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等等,只有这样,我国的仓储业才能能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上海货运公司

  近三年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共投人10.1亿元用于仓储设施建设(财政0.7亿元,银行贷款1.9亿元,企业自筹7.5亿元),其中5.78亿元用于新建仓容116.34万吨,占2004年底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总仓容的8%,年均新增仓容为2004年新增仓容的1.8倍;2.88亿元用于改造仓容1261.83万吨;1.44亿元用于配备清杂设备1181台、输送机1865台、地磅890台、扒(吸)粮机188台、烘干设备152台、散粮运输车76辆。新增仓储设施投入使用,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仓库建设有了新突破,仓容压力持续缓解。据统计,近三年国有粮食企业新建仓库呈逐年增多趋势,减去拆除仓容,全省有效仓容净增87.83万吨,其中2007年新建仓容是前两年之和的288%。随着新建仓库陆续投入使用,外租仓和露天储粮数量减少,仓容压力得到缓解。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建仓异军突起,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新建仓容107.8万吨,占全省新建总仓容的48.1%,几乎与国有粮食企业持平。

  (二)维修改造取得新成效,储粮安全系数增加。据调查,仓库维修改造基本分两个层次,一是对收购站点的老仓屋面漏雨、地面返潮、墙体开裂、门窗破损等进行局’部维修,增加机械通风等设施,全省机械通风、双低储粮。仓容分别增加572.94万吨和426.49万吨;二是对条件较好的仓进行升级改造,安装微机测温、环流熏蒸等科学保粮设备,三年共增加微机测温仓容142.84万吨、环流熏蒸仓容214.82万吨。维修改造后仓房性能普遍提高,尤其是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的运用,使得熏蒸药剂用量大大减少,既节省了费用开支,又减少了粮食药剂残留。据统计2006年熏蒸剂吨粮用量由2005年的33g降为25g,仅此一项全省全年可节约费用近300万元。 上海到酒泉物流

  (三)设备水平得到新提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近三年大部分地区仓储设备增加较快,从调研情况看,设备添置由北向南逐步推进,淮北地区已逐渐普及,相当一部分站库形成了从运输、称量、清杂、输送一条龙作业;江淮之间进出仓设备已较为普遍,正处于进一步配套之中;江南地区也已起步,部分站库配备了清杂、输送设备。机械设备的添置,一是提升了储运机械化水平,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二是提高了入库粮质,延缓了粮食陈化,为社会开发了无形良田;三是提高了经济效益,节省了搬倒、整理等费用,据测算开展散粮运输可节约20--40元/吨,预计2006—2007年全省散运量达362万吨,仅此可节约费用约1亿多元;四是方便了群众售粮,增强了收购竞争力。

  (四)站容库貌呈现新形象,库区环境大大改善。各地退城进郊新建库仓储、加工、办公等区域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库区内建筑、空间、绿地和谐统一;各省级储备库积极创建储备粮示范库,库区基本实现绿化、白化、美化、净化、硬化。通过园区建设、省级储备粮示范库创建和文明站库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大部分站容库貌有了明显改善,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存在问题

  (一)重视不够,存在畏难情绪。少数粮食行政部门对仓储设施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摆上议事日程,力度小、行动慢,主要表现:一是没有立足长远,制定仓储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二是对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建设检查不够,对民营企业建仓缺乏指导;三是仓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最少的县三年仅投入19万元),基层站点仓房、油罐破旧、地坪损坏,影响了粮油安全储存和正常收购;四是工作不主动,与国土、银行等部门协调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规划不细,缺乏统筹考虑。部分市、县对仓储设施建设缺乏通盘考虑,没有科学规划,——是仓容规划超出实际,全部建成后仓容规模为常年收购量的2倍之多,特别是少数民营企业建仓规模过大,利用率不高,存在盲目建仓现象;二是库点布局不合理,缺乏超前规划,与粮源分布、粮食流向不相吻合,造成少数仓房闲置。

  (三)质量不高,建设缺乏前瞻性。部分基层站新建库没有选择合适的仓型,仍采用老图纸建造小跨度房式仓或简易仓,致使土地利用率、储粮、装卸性能都不尽人意;仓库维修改造标准过低,仅满足于“上不漏、下不潮、能通风”,有的屋面使用菱镁瓦或单层彩钢板,达不到隔热、防潮和密闭效果,不利于安全储粮;机械设备数量不是、不配套的问题较为普遍,少数产粮大县仅配备几台地磅,农民售粮仍靠人扛肩挑;有的基层站地磅添置才两年,因吨位过小,已不能使用。

  (四)管理不严,存在薄弱环节。一些新建库没有选派基建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少数原址扩建库,粮食收购与库房施工同时进行,现场未能很好隔离,存在安全隐患;有的项目建设搞职工集资,拖欠工程款;部分基层站点对进出仓设备缺乏管理,重使用、轻养护,有的露天放置,损坏加剧,有碍观瞻;有的检化验仪器、消防设施也未按要求检修、校正和更换,部分已不能正常使用。 很多制造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都会面临厂外物料管理的问题,如能有效地管理厂外物料,则可以使企业避免物料浪费和降低库存成本,同时提高库存管理的水平。以下为Erp 虚拟仓库在厂外物料管理上的两个应用。 

  虚拟仓库在委外生产上的应用 

  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由于受自身产能的限制,在无法满足客户的交期时,会对部分订单进行委外加工生产。加工商根据企业给的加工任务,到企业领取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因为加工商在企业外部,这个时企业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管理因委外生产而被加工商领出去的物料? 

  在手工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委外的材料,企业无法有效进行追踪。仓库只把材料发出去后,没有后续的追踪。当加工商把委外生产的产品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对剩余的材料也不做处理,即使有多的材料,其也不向加工商索取。 

  2、有时候,企业会把有些常用的原材料,如PVC料、包装袋等常规材料,多发给加工商,而不是根据生产的需用量来发料。对于这些材料如何追踪与管理,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项目实施中,就碰到过有这样问题的制造企业客户。他们的产品都有美规认证,在产品包装时,需要贴美规认证的标志。企业为了管理的方便,就把标签一次性发给加工商很多,由于缺乏有效的追踪,结果发现,加工商竟然用企业的安全标签,帖在其他公司的产品上,让企业蒙受了不少损失。所以,企业希望能够对其加强控制。   上海到兰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