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信息技术到底能不能消除牛鞭效应?

发布于:2011/8/19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最新新闻报显示,上海物流所谓的牛鞭效应在当下正是流行,而信息技术正对着这一效应产生了必然的联系,信息技术是可以消除牛鞭效应的,如在企业内部采用ERP和APS系统,在企业间采用供应链管理SCM系统,运用Internet/EDI技术,开展电子商务,对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企业间的业务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应用供应链协同技术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业务流程的整合,共同协作开展业务,都能有效地消除牛鞭效应。
由于牛鞭效应是从下游客户端逐级向上游转嫁风险的结果,因而它会危害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导致总库存增加、生产无序和失衡,业务流程阻塞,资源浪费、市场混乱和风险增大。为此,必须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它加以妥善解决,消除需求信息的扭曲和失真现象。
  有效消除牛鞭效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8种: 
  1.提高预测的精确度。这需要考虑历史资料、定价、季节、促销和销售额等因素,有些数据是掌握在零售商和分销商手中,必须与它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获得这些数据,采取上下游间分享预测数据并使用相似的预测方法进行协作预测,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实现信息共享。这是减小牛鞭效应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供应链成员间通Internet/EDI来实现实时交流和共享信息,减少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准确把握下游的实际需求;
  3.业务集成。供应链成员间实现业务紧密集成,形成顺畅的业务流,这既能减少下游的需求变动,又能掌握上游的供货能力、安心享受供给保障,不再虚增需求;
  4.订货分级管理。根据“二-八定律”划分分销商,对他们进行分别对待,实行订货分级管理,通过管住关键销售商和重要销售商来减少变异概率; 上海到厦门货运
  5.合理分担库存。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采用联合库存的方式合理地分担库存,一旦某处出现库存短缺,可立即从其他地点调拨转运来保证供货。这既防止了需求变异的放大,又现了共担风险,降低了整体库存,有效地抑制了牛鞭效应;
  6.缩短提前期。一般来说,订货提前期越短,订量越准确。根据沃尔玛的调查,如果提前26周进货,需求预测误差为40%;提前16周进货,需求预测的误差为20%,而在销售时节开始时进货,则需求预测的误差为10%。因此,缩短提前期能够显著地减小牛鞭效应;  
  7.采用业务外包。外包服务也可以抑制牛鞭效应,例如,采用第三方物流策略机可以缩短提前期和实现小批量订货,无须再向一个供应商一次性大批订货,又减少了运输风险;
  ①采用SCM系统中的联合预测、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供应商管理库存库存VMI和JIT II等技术,就能实时地获得下游的真实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订货,消除预测不准和批量订货等造成的牛鞭效应;
  ②采用Internet/EDI、电子商务和企业应用集成EAI等技术,能实现业务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上下游间业务过程的整合与紧密衔接,能有效消除由价格补货、环境变异和短缺博弈等造成的牛鞭效应;
  ③运用供应链协同、分销商一体化DI和VIM等技术,上海到厦门货运能够减少库存失衡和企业间实现库存共享与转运调拨,使它们无需再各自持有高额库存;④运用APS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3PL和第四方物流4PL技术,通过计划的优化与准确性或业务外包来缩短采购的提前期,消除牛鞭效应;等等。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消除牛鞭效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里,我们再给出一个利用信息管理技术来消除牛鞭效应的实例。
http://www.66083797.com/huadong/297851.ht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