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与“区域物流”
发布于:2011/8/5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物流园区一哄而上,越规划越多,越规划越大,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物流园区也成了领导的“政绩工程”,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上海到青岛货运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物流园区可能成为经济泡沫。
我在前两年就讲过一个观点,我说物流园区不会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泡沫。原因有两条,一是现在只是规划,大部分没有进入实施阶段,不可能成为泡沫。有的说全国规划了上千个,我认为不到二百个。二是只要引导正确,物流园区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新兴产业,是一个物流市场,是一种先进生产力,不可能变成变相的房地产开发或商业开发。
物流园区如何运作这是一个最头痛的问题。国外有一套成熟经验,但中国还没有,正处于起步阶段、探索阶段。政府主管决策部门还没有到国外专门去考察,下不了决心。我认为,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国务院去年明文规定把物流园区列入对各种园区进行整顿的范围,但整顿并不是禁止,而是要求合理、健康发展。最近,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有一句话:“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是明确加以肯定的。所以,各地不必观望、等待,凡整顿后同意设立的,应当加快完成各种规划审批程序,加快运作。
第二,物流园区的运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①政府设立管委会或投资管理公司,对物流园区实施统一管理与规划运作,并设立政府一条龙服务机构。上海到青岛大件运输
②市场化运作。
——由物流地产商统一开发后出租
——由进驻物流企业各自定制开发
——由工业企业、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入驻开发物流设施或物流运行机构
——多种形式综合开发
③通过投标招商,引入必要的服务商,活跃经营,方便生活,融洽气氛,实现共赢。
④物流园区实施投资多元化,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设置必要的进入门槛,以保证入驻园区物流企业的高质量、高水平运作,创出品牌。
政府对物流园区管理的三件事
第一,统筹规划。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并加以落实,特别是土地划拨使用权的审核批准。
第二,明确产业政策。包括:
1.物流园区应享受经济开发区待遇。
2.土地政策。应享受工业用地政策。
3.财税政策。应设立低息贷款。
4.必要的政府投资。如三通一平、交通枢纽、信息平台等。
第三,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的各种服务。如银行、海关、商业、保险、交通、公安等。
规划物流园区必须符合的条件
按国际成功经验,物流园区的选址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有物流的需求与有对物流企业相对集中的迫切要求。
第二,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存在,可以实现多式联运。
第三,在城市的近郊或远郊,有一定的土地资源可以征用。
第四,有多元化的投资方。相关部门已形成一致的意见。
中国物流园区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类
第一类,国际物流园。上海到南京物流目前国务院批准海关实施的区港联动,设立与建设的保税物流园。这一举措为港口建成自由贸易区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意义十分重大。如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面积1.03平方公里,青岛保税物流园1平方公里,厦门航空港国际物流园3平方公里等等。
第二类,城市物流园。其功能主要是为本座城市服务的,如为工业集群区设立的物流园、为商业服务设立的物流园,或区分为专业物流园、综合物流园。虽然其功能也有一定的辐射,但不是为主的。
第三类,区域物流园。主要依托交通枢纽,实际面向城际间、省区间的全国性集散物流。
物流园区要进入城市或区域性物流空间布局要强调三点:
第一,我主张国家在“十一五”全国物流规划中,要规划重点区域物流,与目前的区域经济相一致,对每个重点区域物流要明确一个或两个物流中心城市,国家要重点抓好物流中心城市的物流园区。
第二,物流园区应由省、区、市政府出面统筹规划,不能层层规划,“言必称园”,遍地开花。
第三,物流园区要根据需要设立与建设,反对贪大求洋,反对越多越好,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不能变成变相的房地产开发,乱占土地。
公司本着“安全快捷,重守诚信,适价经营,完善服务”的经营理念,在最大可能降低运输及管理成本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上海货运公司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支持。在充分发挥利用已具有的管理经验和经营优势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把握好经营战略上的市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