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应用
发布于:2011/7/30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在ERP管理中,我们可以把加工厂当作是企业的一个仓库,发给加工商的材料,都当做材料的移库,即把原材料从企业的原材料仓库移到加工商仓库,当成品入库时,再利用“自动扣料”等功能,把材料从加工商仓库扣除。 上海到广州物流
如此,企业要求对方生产多少,对方完工多少,就扣多少的材料。这么控制后,即使企业多发材料给加工商,也没有关系。可以通过查询加工商仓库,就可以知道加工商那边还有多少材料,无论是库存追踪,还是发料扣减,都非常的方便。
虚拟仓库在销售上的应用
当企业把产品发运给客户,客户接收时,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企业此时可以确认销售收入,产生应收帐款;但是,有些客户基于减少因库存而占用较多资金或其它原因的考虑,会提出要等产品用完以后,企业才能开始计算应收帐款。由于这类客户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长期的稳定客户,且对产品需求量也比较大,企业有时就会同意客户的这类需求。
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按照常规流程,当企业出货单审核时,就可以开始计算应收帐款。但是,若按照这种情况,企业要等客户通知后才能产生应收帐款,相当于企业发运出去的货,只是暂时寄存在客户这边同时由客户代为管理,但还是属于企业的财产。
此时,可以通过ERP设置一个客户仓库的虚拟仓库,当企业发货给客户时,先不开销货单,而直接开库存移转单,把成品从企业的成品仓库转移到客户仓库(虚拟仓库); 等客户用完,通知企业可以开发票计算应收帐款时,企业再开销货单,同时减少客户仓库中的产品的数量。如此,企业通过查询客户仓库,就可以知道客户还有多少产品没有消化。同时企业结合批号/序号管理等功能,还可以查询客户仓库里的产品分别是什么时候被消化的,这更有利于企业进行跟踪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若能够依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虚拟仓库的话,对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的改善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系统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节约用地、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差错、提高仓储自动化水平及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员素质、降低储运损耗、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积压、提高物流效率等诸多优点。因此,《 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提高物流速度 的研究》文献综述,包括两部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优越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实践中应用的案例(正泰集团和雅戈尔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案例)。
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理论丛林——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优越性。
1.1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产生和发展
自动化技术在仓储领域(包括主体仓库) 中的发展可分为5 个阶段:人工仓储阶段、机械仓储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集成化仓储阶段和智能自动化仓储阶段。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的若干年内,智能自动化仓储将是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1 阶段,物资的输送、存储、管理和控制主要靠人工实现,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其主要优点,其人工仓储技术在初期设备投资的经济指标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第2 阶段,物料通过各种各样的传送带、工业输送车、机械手、吊车、堆垛机和升降机进行移动和搬运。用货架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存储物料,通过人工对机械操作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的运行。机械化满足了人们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的要求。
第3 阶段是自动化仓储技术阶段(自动化技术对仓储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0 世纪50 年代末和60 年代,人们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导引小车(AV G ) 、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20 世纪70 年代和8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的行列(但这时只是各个设备的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重点逐步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以及它们与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地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能及时地记录订货和到货时间,显示库存量,计划人员可以方便地作出供货决策(他们知道正在生产什么货、订什么货、什么时间发什么货)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货源的供应及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 上海到青海省专线
第4 阶段是集成自动化仓储技术阶段。在20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显然,“自动化孤岛”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有机协作,使总体效益和生产应变能力大大超过了各部分独立效益的总和。集成化仓库技术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物资存储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人们在20 世纪80 年代已经注意到系统集成化,但至今在我国已建成的集成化仓储系统还不多) 。20 世纪70 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1980 年,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建成的我国第1 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从此以后,自动化立体仓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我国的自动化仓库技术已实现了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正在做智能控制和模糊控制的研究工作。
第5 阶段是智能自动化仓储技术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推动自动化库房向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仓库堆垛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输设备上。仓储中的物流将必然伴随并行的信息流;信息技术将必然成为仓储自动化技术的核心;移动式机器人也将作为柔性物流工具在仓储中发挥益重要的作用。无疑,自动化库房和建设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在满足仓储要求的条件下,将会更加力求其建筑规模小、反应速度快、功能用途广。
1.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越性
自动化立体仓库其优越性是多方面的,对于企业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 提高空间利用率
早期立体仓库的构想,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提高空间利用率,充分节约有限且宝贵的土地。在西方有些发达国家,提高空间利用率的观点已有更广泛深刻的含义,节约土地,已与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更多的方面联系起来。有些甚至把空间的利用率作为系统合理性和先进性考核的重要指标来对待。
立体库的空间利用率与其规划紧密相连。一般来说,自动化高架仓库其空间利用率为普通平库的2-5倍。这是相当可观的。
2 便于形成先进的物流系统,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传统仓库只是货物储存的场所,保存货物是其唯一的功能,是一种“静态储存”。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物料搬运设备,不仅能使货物在仓库内按需要自动存取,而且可以与仓库以外的生产环节进行有机的连接,并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物料搬运设备使仓库成为企业生产物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外购件和自制生产件进入自动化仓库储存是整个生产的一个环节,短时储存是为了在指定的时间自动输出到下一道工序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一个自动化的物流系统,这是一种“动态储存”,也是当今自动化仓库发展的一个明显的技术趋势。
综上所述的物流系统又是整个企业生产管理大系统(从订货、必要的设计和规划、计划编制和生产安排、制造、装配、试验、发运等)的一个子系统,建立物流系统与企业大系统间的实时连接,是目前自动化高架仓库发展的另一个明显的技术趋势。 上海到贵阳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