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
发布于:2011/7/23 来源:上海凌翰物流 点击次数: 上海到长沙物流公司民间财富管理中心的功能定位:形成全国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聚集功能、民企总部金融服务功能、创业投资管理中心功能、产业投资管理中心功能、财富管理服务创新功能。
-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金融集聚区,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金融强省”空间支撑体系。
加快建设杭、甬、温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把杭州打造成为金融综合实力突出的长三角重要区域金融中心;把宁波打造成为对接上海、服务海洋经济的区域性专业金融中心;把温州打造成为连接长三角和海峡西岸两大经济区、服务民营经济的区域性专业金融中心。
打造一批区域金融特色城市。台州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民营银行先行区、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绍兴提升专业化产业金融服务特色;嘉兴成为接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桥头堡和纽带;金华、义乌拓展市场商贸和物流金融领域的区域特色;湖州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凸显金融服务新农村的示范作用;舟山大力发展海洋金融;丽水、衢州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均等化。
-着力打造六大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金融强省”服务支撑体系。
构筑金融机构集聚平台,打造中小金融机构集聚基地和财富管理机构总部基地;
构筑金融资源整合平台,探索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积极打造资本市场“浙江金融板块”;
构筑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立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探索建立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构筑金融后台服务平台,规划建设金融公共支撑服务基地,设立灾难数据备份中心、金融后台呼叫中心、金融新产品开发、金融人才培训基地等;
构筑农村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县域金融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构筑投资基金引导平台,创设一批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和购并重组投资基金。 上海到长沙物流专线
2011年的中国经济有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政府出重拳应对通货膨胀。其中,公众百姓最敏感的日常食品涨价尤其引人注目。央视现正在播放猪肉暴涨,追踪整个产业链的隐情。农超对接是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将生产食品的农村和销售食品的超市以现代化物流直接对接,砍掉谋取暴利的众多中间流通环节,使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获得保障。这正是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和转型中对于现代物流服务业迫切需求的一个极好例证。结合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府和业界上下携手,物流业终于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也必将为物流业投融资带来难得的机遇。
物流业投融资的两个悖论
物流业属于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点,本应受到投资界的追捧。但是用一句调侃的话:成也物流,败也物流:物流业投融资有两个悖论:
悖论一:物流业的本质是为其他相关行业如制造业、商贸业省钱,如果物流服务业的收费提高,没能为人家客户省钱,人家就不用你物流业的服务。物流业的这个替人省钱的本质,导致物流企业普遍薄利,与投资方要求提高经营利润的天然要求正相悖。
悖论二:物流业的特点是轻资产,进入门槛低,租几辆车就搞了起来;但是中国金融投资界的心理是重资产。非看到你的大笔房产和真金白银的注册资金才认可。于是从物流企业到地方政府都大搞物流地产。大家不是在物流的专业能力上下功夫,不是提升盈利能力;而是从房地产升值上期望赚钱;这叫不务正业。随着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泡沫的重拳打压,这种物流地产投融资心理注定会步入死胡同。 2010年,以中国国际物流节和中国物流万里行活动为基础,中国物流业投融资联盟启动,它汇集了诸多投融资专家和中科招商等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在中国国际物流节等平台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包括市长投融资论坛、投融资分论坛、演讲互动分会场等。长期以来,各种产业行业协会都想试水投融资业,为协会业务开辟一片新的蓝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简称中交协)及其快运分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CI定位:CI(Corporate Identity)企业标识是协会成员企业对于协会的认知,即协会给成员企业何种服务,为成员企业带来何种增值,使得成员企业愿意付费给协会。行业协会通常向成员企业提供会展、培训、认证、信息、合作交流等服务。成员企业是否认可协会即中国物流业投融资联盟在投融资方面的牵线搭桥服务,尚需时日探索。中交协快运分会专门设置中国物流业投融资联盟秘书处专人长期跟进与物流相关的投资方企业方交流,并且由其投融资专家对于需进行融资企业进行辅导,笔者希望联盟增值服务的价值能够逐渐为成员企业和投资机构认可。中交协快运分会拥有各级政府的广泛资源,在本文中提到的中观经济物流投融资方面可以进行探索。该思路也可以供类似的服务业行业协会借鉴。
在笔者参加“中国物流万里行”活动考察物流结点城市,以及参加“中国国际物流节”过程中,经常接触感觉到上述悖论。出路是什么呢?让我们先从分析相关的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相关模式变化,来找到跳出上述物流投融资悖论怪圈的秘诀。
制造业:据报道:随着工业化推进和制造产业升级,工业物流运行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流程改造,采取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功能。一是分离分立。如,上海安吉汽车物流、淮矿现代物流等,将企业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成立了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企业。二是合资合作。如,青岛啤酒(600600)招商物流、芜湖安得物流等,由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组建物流公司,三是全面外包,如,海信集团将海信电器(600060)的物流业务全盘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管埋。柳州桂中海迅派员进厂,接管了多家汽车生产企业的零部件管理系统。
商贸业:在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引导下,商贸物流加快发展。一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和传统批发市场增加储存、加工、配送、网上交易等物流功能。如中国物资储运、五矿物流、广东欧浦钢铁物流等,形成了贸易加物流的新模式。二是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强化物流系统,如苏宁、国美,构建完善的物流网络。三是网购物流爆炸式增长。电子商务在网络泡沫破灭十年后终于高歌猛进!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总额达4500亿元,比5年前增长22倍,中国国内每天流转的快件量高达1000万票。四是农业和农村物流集中释放。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农超对接”等政策的实施。农产品(000061)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带来的物流需求有较快增长。
从投融资视角来看:上述相关产业的变迁带来了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物流业的客户企业数量,增加了对于物流业投融资模式创新的要求。例如: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组建物流公司,是典型的企业创投(Corporate Venture)的投融资模式,在国际国内有许多成功案例。
根据上述分析,破解悖论的一个思路是:避免一对一融资,而是多对多,从物流企业的发展各个相关环节和链条中创造投融资模式。换言之,一对一是指一个物流企业与一家金融机构谈融资(例如一家银行),则银行立刻要求该物流企业的可抵押资产和3年财务报表。物流企业立即陷入了上述的两个悖论。换个思路,如果我们从物流企业的发展各个相关环节和链条来分析,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上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组建物流公司,实质上是制造业企业向物流企业进行投资。又比如:制造业企业将物流业务全盘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管理,实质上就会带来大笔物流订单。现在众多银行和投资公司愿意依据此类订单进行投资。 上海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