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成功运用

发布于:2011/9/7  来源:wwww.660803797.com  点击次数:

     2011年9月7日,长三角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正式开始运行。上海货运公司装有车载单元的车辆只需3-5秒即可通过收费道口,通行效率大为提高。可以想见,如果该系统能够在车辆上广泛装备,高速公路堵车现象将大为缓解。也许很多人还不了解,所谓ETC系统,就是我们近几年来热议的RFID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实际应用。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和信息处理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中储存有商品的基本信息,当标签进入阅读器射频磁场中时,标签被激发产生感应电流,将标签中储存的信息发射到阅读器中,阅读器通过解码系统识别标签,并可将识别信息进一步传递到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按照RFID标签的能量供给方式,上海到开封货运RFID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按照RFID工作时使用的无线电频率,RFID系统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系统。与我们目前最常见的条形码相比,RFID具有很多优势。如信息存储量大,非接触识别、识别距离长、快速方便,信息可更新,标签可重复使用,标签能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等。
       RFID的基本技术原理起源于二战时期,最初盟军利用无线电数据技术来识别敌我双方的飞机和军舰。战后,由于较高的成本,该技术一直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并未很快在民用领域得到推广应用。直到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随着芯片和电子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欧洲开始率先将RFID技术应用到公路收费等民用领域。到二十一世纪初,RFID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其在民用领域的价值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RFID技术大量应用于生产自动化、门禁、公路收费、停车场管理、身份识别、货物跟踪等民用领域中,其新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展,层出不穷。
 
      往往是产业中的领导企业为保持其竞争地位而率先尝试采用这种新技术,而更多的企业还抱着观望和犹豫的态度。还是以物流产业为例,应用RFID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如加快货物出入库时间,减少现场操作人员,实现快速而精确的库存盘点, 实现货物准确定位跟踪等,但时至今日,在中国真正实施RFID技术的物流企业还屈指可数。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很多业内人士也开始对RFID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怀疑和失望,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这一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