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物流设备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发布于:2011/8/17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据了解,上海物流网目前基地已拥有20万辆诚信会员车辆。成都基地作为搭建物流企业与司机之间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诚信交易体系,为双方之间的互信加了一道安全锁。“黑车进不来,问题车不让进,我们用车就真的放心了。”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说。
     由于物流信息化建设中项目多且系统架构庞大,很多物流企业将物流作业系统全部外包给软件开发商,自然形成了对本企业信息化监控不到的“盲点”,这样即使开发出一些系统软件以处理企业业务需求,也往往只能片面解决某一局物流作业环节问题,并且软件之际兼容性低,缺乏整体性的衔接技术平台,导致企业整体物流平台各节点之际缺乏联系,信息无法畅通,此外,更是有不少物流企业认为物流行业中的软件系统,如同物流设备一样,只在乎短期的应用效果,  上海到岳阳货运当软件系统出现问题便重新购买,组构,而事实上,物流软件的开发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是用“新”的软件系统替换用旧的软件系统,并没有从整体上规划升级,大多数功能模块并不适用的系统仍旧会降低企业作业效率,大大制约了物流企业经营效益以及信息化的推进程度。
  根据海比研究发布的《CIO:失控与可控先进企业IT建设“软件平台模式”的经验与启示》白皮书中数据显示,在调查了60余家不同行业的大型企业的CIO后,发现93%的企业 CIO对于自己所在企业的信息化都感到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这些存在失控情况的企业都有着“多项目多系统并行”这一共同特点。另外更是有83%的大型企业更是在IT建设中 “只重应用”,上海到岳阳货运其项目采用“项目外包”方式运作,从底层开始做起,相互之间缺少统一的标准,缺少共享,缺少复用。
   其实,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在信息化进程中采取了类似的第三方软件平台模式,信息化建设收效显著。据海比深入研究数据显示,有17%的大型企业,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尽管也处于多项目多系统的阶段,但是他们却较好的应对了风险管理与控制、降低投入成本、缩短上线时间、IT本身的精细化管理,以及提高IT系统的质量升对业务创新的支持等企业IT建设中所常遇到的五大挑战,不但提升了IT对业务的支撑能力,更使得信息化建设处于“可控”的状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