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的风险评价
发布于:2011/7/26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只有识别了企业面临的风险,才可能采取措施管理风险。物流是一个拥有清晰工作流程的行业,因此采用流程图方法可以全面地反映企业在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存在以下纯粹风险:
1、交通肇事风险和他人过失造成的风险。这是在运输环节存在的最主要的两种风险。前者是指运输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属于履行职务的行为,其民事责任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物流企业承担。后者是指虽然企业的司机完全遵守交通规则正常行驶,但由于他人的过错而造成企业运输工具和货物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企业一般能得到经济赔偿,但因此而延迟送货等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上海到南京大件运输
2、货物的灭失和损坏带来的赔偿风险。这种风险存在于物流的所有环节,发生的原因即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水引起货物受潮变质等。主观因素包括不当包装、野蛮装卸等造成的货物损坏。
3、员工人身意外伤害而带来的赔偿风险。只要有人参与的工作就存在员工意外伤害风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因交通事故而造成驾驶人员致残或致死;在储存、包装、装卸的过程中,由于机器故障、不当操作产生的工伤事故也时有发生。企业不仅要承担员工意外伤害造成的经济赔偿责任,而且员工因伤、因残离岗也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企业财产风险。在物流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不仅需要人的参与,还需要厂房、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企业有形财产。企业面临的风险一是不可抗力和意外事故如火灾给企业财产带来的损失风险,二是因偷盗等犯罪行为而引起的企业财产损失。
5、延时配送和错发错送带来的责任风险。该风险主要发生在配送和运输环节。物流企业可能因交通状况等不能做到及时送货;由于信息传递出错、工作人员马虎而造成货物的错发错送。企业和客户签订的“物流服务协议”中一般明确规定物流企业承担“准确、及时送货”的责任,客户往往依据该协议提出索赔,因此物流企业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6、环境污染和危险品泄露风险。在物流企业工作的所有环节中都可能出现这两种风险。环境污染风险主要包括运输环节中车辆的燃油污染和尾气排放,不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装卸搬运环节的粉尘污染,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造成的废弃物污染等。根据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污染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危险品泄露风险是指由于包装不当等造成危险品的泄露而给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的评价和管理
评价风险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小。发生损失的概率越高,造成损失的程度越严重,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应该系统研究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策略可以从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两个方面入手,前者包括风险自留和转嫁(保险),后者包括放弃和管理。 昆山物流公司
(一)减少风险损失
1、风险最小型,即风险发生概率小,造成的损失程度也小。这种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般很少发生,例如由于天气原因关闭高速公路导致企业因延迟送货而承担违约赔偿金。这种风险几乎不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大的冲击,也不具有经济上的可保性,因此企业可以进行风险自担。
2、风险较小型,即风险发生概率很高,但造成的损失很小。在物流企业中,这类风险的典型代表是企业运送易碎商品或生鲜食品时,即使企业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小心储存和装卸,也难免在送达时发生少量的货物受损或变质的情况。这类风险由于发生频率高,保险公司一般不愿意承保,即使承保,费率水平也会很高。这类高频低危事件,对企业并不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只要企业能正确地估计损失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提前做好财务安排,风险自担是最明智的选择。
3、风险较大型。即发生概率很低,但造成的损失很大。在上面提到的物流企业的各类风险中,交通肇事风险、人身意外伤害风险、企业财产风险都属于此类低频高危风险。这类风险虽然发生频率低,但一旦发生,将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如前通讯巨头爱立信就因配件加工工厂发生火灾影响生产和经营导致几乎退出通讯市场。然而,此类风险恰好属于可保风险的范畴。所以企业在管理这类风险时,要将大部分或全部风险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团体意外伤害险和企业财产险等。通过保险的方式,即使风险发生,企业也只用承担有限的经济损失。
4、风险极大型,即发生的频率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很大。这类风险在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几乎不存在。因为它不仅损失频率高,而且损失程度严重,一般的企业是不可能承受这种风险的。如运送艺术珍品就是此类风险的典型代表。因为艺术珍品价值连城,对运输、储存、装卸等环节的操作要求都非常严格,而且被偷盗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发生货物损毁或失窃,物流企业几乎肯定会马上破产。对于此类特殊货物,虽然报酬会很高,但理性的风险管理者应该选择放弃,从而完全规避这种风险。
5、发展绿色物流。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的消耗为目的,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和装卸等物流活动。中国的《环境保护法》等要求企业对所造成的污染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适当的处罚。而传统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污染了环境。对在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的今天,物流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将更加严峻。只有发展绿色物流,做到一面追求经济效益,一面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