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之“渠道站”
发布于:2011/8/3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位于上海市区西南18公里的松江出口加工区,是国务院2000年批准的全国首批试点的15个出口加工区之一。继江苏昆山加工区之后,全国第二家正式运行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07年,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七个试点出口加工区之一,在原先的保税加工功能之外,拓展了保税物流功能,并取得了开展研发、测试和维修等新业务的试点。随着松江区整体经济不断的增长,出口加工区功能的逐渐完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提高松江出口加工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决策。
一、政府大力支持出口加工区物流的发展 上海到沈阳专线
2006年12月15日,松江区专门召开现代物流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区长孙建平出席了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上海部分大学的专家教授、海内外的物流企业以及在松部分企业代表就如何加快松江区现代物流业发展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孙建平指出,松江要通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促进产业[pozxcv 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环境”的发8 4方针,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发展现代物流业,即: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吸引国内外大公司来松投资办采购中心和销售中心,以促进松江现代物流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等方式推动现代物流业的产业代进程,提高松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对传统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和壮大物流市场主体,提高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建立陆运、水运、空运相互衔接配套的运输网络,为客户提供快捷的配送服务;以现代仓储、商贸流通、工业园区为基础,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构筑现代物流的汇聚地,形成现代物流产业新的增长点。
二、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决定了出口加工区物流的发展
松江出口加工区作为上海西南的重要门户,具备了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发展成为重要的物流综合基地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1、水路:距上海吴淞港47公里,有三个千吨码头。
2、铁路:距上海铁路新客站40公里。上海通往中国南方的铁路干线贯穿松江工业区;城南有一个大型货运编组站。松江到上海市区的轻轨正在建设中。
3、公路:周边有沪杭高速公路、同三国道、嘉金高速公路、松闵公路、沪松公路等高等级的公路;同三国道将沪杭高速公路和沪宁高速公路连成一体,构成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上海市区外环线距松江工业区18公里。
4、航空: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0公里;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2公里。
松江出口加工区依靠优越地理交通条件,充分依托区内流通加工业快速发展和松江新城城市化建设为整个出口加工区带来的巨大空间,以现代物流为重点,提升出口加工区整体规模和水平,为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现代企业最需要的高级物流人才是那种既懂得从战略的角度规划企业长远的发展,又有一线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才,如果有在国外著名的物流企业、物流上市公司或咨询行业工作过的背景最佳。据悉,苏宁集团计划三年内在全国设立一千家大型连锁门店,这一庞大计划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就是需要有一个既熟悉大型物流中心的运营,又能建立仓储配送体系的物流团队。苏宁集团江苏地区的运输部门每天家用电器的配送量达到了8千台,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实际运输配送经验的毕业生能胜任这样的工作。现在的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偏重于理论教学,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一般而言,高级物流人才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四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
物流管理知识
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宏观上资源整合、微观上精益运作。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要熟悉该行业的基本流程,掌握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布局、货物的运输与配送、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机械设备的基本运用原理、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特点等专业知识。
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
由于现代企业的物流运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相当高。高级物流人才除了能够熟练的掌握电脑使用技能和办公自动化工具,还必须对信息系统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正确的判断企业的物流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为企业的物流变革指明方向。
丹麦是一个小国,但在国际运输物流产业中具有较强劲的竞争力,拥有如A.P.穆勒这样的大型跨国集团,其运输物流业发展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制定统一的发展战略是丹麦的运输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目前丹麦运输物流业的主要战略仍是1997年政府与业界制定的战略。在1997 -
年丹麦商业与工业部与丹麦工业界进行了一次对话中,丹运输工业以及运输服务的使用者们表达了在物流和运输领域制定全国发展战略的强烈愿望。于是丹商业与工业部同丹运输部、环境与能源部顺应企业的需要于1997年底开始共同制定统一的战略。
来自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代表举行了关于工业所面临的挑战的研讨会,就六个方面提出战略应对措施并成为政府与企业的共识。
工业所面临的挑战
企业全球化给运输业提出了新挑战,物流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全球性的竞争,运输业应该对整个制造业供应链提供增殖服务;应与外国运输企业联合;应发展多式联运,包括卡车、铁路、飞机和船舶。
需要创造良好的业界环境,内容包括:公共法规、知识掌握、资金渠道、政府与企业互动以及国际竞争条件等方面。
公共法规
对运输产业的管理应在国际范畴进行。丹麦企业和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运输法规的制定。通过各国协调关税及认证来发展有利于环保的运输。 上海到沈阳专线
知识掌握
为便于产业创新,应通过大学、技术研究部门和产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来加强对物流和运输的研究。政府机构可以对由研究部门与产业界共同进行的研究项目提供资助。同时推行新的运输物流师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资金渠道
包括中间融资、风险基金和丹麦工业发展基金均应向运输业倾斜。 政府制定货物运输税收时要考虑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另外还强调政府应降低公司税。
政府与企业互动
发展基础设施,解决瓶颈问题,建立多式运输中心。建立福门海峡(Femern Strait)的永久运输线。提高海关效率,管理好保税仓库。政府与企业就运输中的环境问题加强对话。 上海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