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助推淮安提升城市竞争力
发布于:2011/9/24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台企纷至沓来,与近年来淮安竭力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洼地、服务高地、创业福地三块“宝地”密相相关。“富士康集团在全球投资兴建的12个科技城中,淮安是惟一没有到现场考察就决定投资签约的。” “掌门人”郭台铭多年前的一席话言犹在耳。据统计,前五届台商论坛累计招引知名台企近100个、总投资近70亿美元,吸引了富士康、台玻、国宝空调等一批知名台资企业落户,目前在淮安注册的台资企业达700多家。隆重喜气的论坛背后,显现出的是实实在在的集聚效应。
9月22日,以“两岸智慧共话发展大计,携手合作共绘美好愿景”
上海到哈尔滨物流 为主旨的第六届台商论坛在淮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间,发端于2006年的台商论坛已走过了六年征途。
在副市长唐道伦看来,郭先生其实“话里有话”,他不仅仅褒奖的是淮安政府办事的高效,“精明的企业家最看重的就是成本,现在是一个资讯十分发达的时代,我想他肯定会了解到淮安的区位和交通。”
事实上,随着我市构筑大交通战略的加快实施,各种交通方式的日益齐备和完善,广大外来投资客商不仅来淮的脚步轻快了,而且生产经营更有赚头了。越来越低廉的物流成本不仅是客商挖金掘银的关键点,更成为淮安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助推器。
现代物流与城市竞争力
从京沪高速公路淮安互通下来,进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沿着宽阔的迎宾大道行驶,海隆集团的厂区就会映入眼帘。这是一家本土民营企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据介绍,该集团目前正在全力建设淮安食品冷链物流园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以从事食品加工、冷冻、冷藏保鲜、冷链物流、食品批发经营、食品进出口。“公司自产的农产品可以通过园区面向全球市场,而进口的食品在这里可以享受出口加工区保税服务,外面的客商也可以在这里租赁冷库,借此进行食品集散、配送。”集团董事长杨以祥对记者说。
值得称道的是,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集团已被列入国家物流振兴计划,而像这样以冷链物流为核心的大型“农字头”企业,在苏北仅此一家,在国内也十分少见,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而从这个专业化特色企业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则可以清晰地窥见现代物流业的魅力所在。
那么,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现代物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今年初,市科技局和交通运输局联合向社会公开招标,推动开展《淮安现代物流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课题。由淮阴师范学院教授蒋苏娅、柏传志领衔的课题组研究认为,城市的竞争力可以分解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主导竞争力三个层次。核心竞争力是综合经济实力,其中城市的产业竞争力是经济实力的重要部分;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要素方面产生的竞争力;主导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城市的竞争优势,包括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与集聚资源能力的大小。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蒋维林表示,在这三大竞争力当中,后两者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直接相关。对于生产制造业来说,生产成本是决定其利润和市场竞争关系的关键因素,成本越低,利润空间越大,产品越有竞争力。而在当今严酷的宏观环境下,土地资源的紧缺和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使得企业产品制造成本刚性上升,而在产品成本构成中,最有潜力压缩的便是物流成本。
目前,衡量物流对经济增贡献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比率为10%左右,最低的仅为8%,全国的比率为18%以上,
上海到青岛物流淮安的则为17.10%。由此可见,物流成本越低的城市竞争力就越强,而从现实情况和未来趋势来看,淮安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剑指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众所周知,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其同样也事关流通业的兴衰,因为从本质上来看,它们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关系,解决的是货物进出和流动的成本问题,便捷、高效的物流是人们所期待的。
其实,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如日本东京、美国的纽约等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现代化物流设施与物流基础,这些物流设施与物流基础作为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也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唐道伦认为,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一种供应链管理,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组织和理顺供应链关系的问题。只有建设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城市整体经济才能提高。也只有建立高水准的物流业,才能解决好城市积聚的货物、商品如何快捷、经济、安全地发运到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方,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和在经济上的龙头带动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显然,对于志在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淮安来说,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刻不容缓,为淮安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区域物流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淮安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富庶美丽幸福之城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