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联网技术发展现代物流业
发布于:2011/8/12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根据最新报道,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上海物流经济的全球化使我国的物流量骤增,但我国的物流运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20-30年,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发布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同时,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物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启动物联网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美国的物流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用了100多年的时间,我国大可不必也用100年时间,利用物联网,我国物流业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李真真表示,物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利用物联网技术,
上海到青岛货运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推广实施托盘系列国家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托盘,支持专业化企业在全国建设托盘共用系统,开展托盘的租赁回收业务,实现托盘标准化、社会化运作。鼓励企业采用集装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冷链等物流新技术,提高物流运作管理水平。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选择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李真真表示,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以及与传感网结合的不断深入,大规模发展物联网的时机日趋成熟。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抛出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力图占据领先位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11月3日,2009第四届中国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
http://www.66083797.com/xinan/wo35.htm
研讨会按照领域分为四个分论坛,分别是:RFID技术&制造信息化技术融合发展论坛、RFID技术&物流供应链技术与发展论坛、RFID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和RFID技术、测试与标准论坛。各行业、领域专家、学者、商界精英针对不同领域出现的不同热点和问题组织产、学、研、企共同探讨解决RFID的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继续推动RFID技术应用,分论坛可说是本次会议的升华篇章。在此次分论坛中,参加RFID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的人数相对较多。
车联网系统,是指通过在车辆仪表台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实现对车辆所有工作情况和静、动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并发送。系统分为三大部分:车载终端、云计算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根据不同行业对车辆的不同的功能需求实现对车辆有效监控管理。车辆的运行往往涉及多项开关量、传感器模拟量、CAN信号数据等等,驾驶员在操作车辆运行过程中,
上海到青岛货运产生的车辆数据不断回发到后台数据库,形成海量数据,由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过滤清洗”,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报表式处理,供管理人员查看。
2009年11月3日,2009第四届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研讨会按照领域分为四个分论坛,分别是:RFID技术&制造信息化技术融合发展论坛、RFID技术&物流供应链技术与发展论坛、RFID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和RFID技术、测试与标准论坛。各行业、领域专家、学者、商界精英针对不同领域出现的不同热点和问题组织产、学、研、企共同探讨解决RFID的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继续推动RFID技术应用,分论坛可说是本次会议的升华篇章。在此次分论坛中,参加RFID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的人数相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