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货运公司中投购日物流设施
发布于:2011/12/21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据统计,2011年前10个月,中印双边贸易达60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公司在印度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金额535亿美元,印度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海外承包工程市场。此外,前8个月中国对印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资金3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电信、机械制造、冶金等。印度在华投资项目676个,实际投资4.3亿美元,领域涉及金融、软件、医药等。
中印之间的发展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周刚认为,政治互信不足是制约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说,中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有别,各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发展道路、外交和防务战略。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是自然的,在各自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中发生利益摩擦是难免的。因此,要以平常心看待两国的不同看法和利益碰撞。此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平稳、
上海货运公司健康发展,应确信中印互不构成威胁,双方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是主要的,中印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合作领域。中印双方应保持高层交往,充分挖掘
货物运输经贸合作的潜力,鼓励双向投资,消除贸易投资障碍,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
在对中印经贸关系的分析中,邓俊秉认为,从两国人口、GDP和市场容量看,双边贸易不大,相互投资数额有限。贸易产品也相对单一,高加值产品比例偏低。2008年以来,印方逆差较大,2010年达到了200亿美元。印度对中国企业在印开展业务存在疑虑,并有所限制。而据WTO统计,印度对华反倾销立案居世界各国之首,印度迄今也未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展望未来,邓俊秉认为中印经贸合作将有着良好的前景。这得益于中印经贸合作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双方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印企业积极参与为扩大经贸合作提供了保障。两国有20多亿人口,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为两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中国驻印度加尔各答领事馆首席馆员刘志杰也认为,中国被世人称为“世界工厂”,而印度则赢得了“世界办公室”的称号。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机电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成熟,劳动力效率高;印度则矿产资源丰富,拥有较发达的服务业、软件外包和生物制药产业,资本效率高。两国优势互补可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双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