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向供应链管理发展
发布于:2011/11/11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都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系统流通的在90%以上,而我国目前进入冷链系统的蔬菜类比重只占到全部蔬菜的5%,肉类只占到15%,水产品也只有23%。即使是使用冷链运输的产品,在从产地到流入集贸市场拆散零卖的过程中冷链也存在中断的现象,并不完整。
因此,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要特别强调“链”的完整性。
上海物流发展农产品冷链不等于盲目建冷库,而是要从农产品运输的全过程入手,加强市场对整个链条的控制,这需要通过冷链中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协调、建立完善信息追溯机制和大力发展第三方监控等措施来保证。
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主要是以提供货物代理、库存管理、搬运和定向运输等业务为主,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能提供全面、综合、集成的冷链物流服务。正是由于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滞后,物流服务覆盖的网络有限,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缓慢,冷链物流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都难以保证,一方面产生较高的冷链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又无法避免较高的商品损耗率。因此,多数生产厂家要么止步于第三方冷链物流的高成本,要么担心冷藏物流业务外包后的安全问题,只能是自行经营,或是部分或区域性的外包。其中企业自营冷链物流占到了物流总量的80%,只有20%的物流通过第三方来实现。这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
根据管理办法,商贸流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涉及保护人类健康或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防止欺骗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要求,保护环境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以及维护市场秩序及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的要求,都应限定在强制性标准范围内。
而像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市场规划、分等定级、信息管理、服务程序、质量要求及规范等技术要求;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消费安全保障控制技术要求;农产品[14.60 -1.35%股吧研报]流通管理、农产品流通及加工过程控制、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检测方法、定点屠宰与肉品流通管理、农产品购销标准、农产品市场建设与管理等要求;
上海物流公司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均应该制定行业标准。
昨天上午,尚志市义乌·尚志小商品城三期项目,哈东华农综合批发大市场正式开门纳客了。哈东华农综合批发大市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生资综合批发市场。来看报道。义乌·尚志小商品城三期工程规划总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 。全部建成后,可安排商户1800户,安置创业、就业人员3600余人,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将成为我省东部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价格最低的专业批发大市场及物流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