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上海物流公司:寻找适合自身的物流体系

发布于:2011/10/25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节能减排成为约束性指标。中国政府已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减少40%-45%。节能减排目标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而节能减排作为硬性指标对物流业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呢?我认为,首先会加速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统筹发展、适度超前。要求综合运输体系做到“便捷、安全、经济、高效”,这将有利于推动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运输管理的大部制格局。
    其次,按节能减排要求,特别是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大、大宗商品跨区域流动强的国家,要大力发展铁路运输,推进大宗货物重载化、高附加值货物快捷化和公铁、海铁联运,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加快货物周转速度。再次,目前,中国上海物流公司油耗比世界先进国家高30%,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先进国家高20%,要进行技术攻关,必须大力开发节能减排运载工具。
    物联网使物流智能化。现在供销社系统花了很多资金和很大精力投入搭建农村农资物流平台时,就考虑到包括网点的信息化布局,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物联网对物流来讲是一场巨大的革命,是物流与大象共舞。中国的物流业,从条形码开始到物联网,许多信息化技术都在应用,但体制性约束、标准的缺失以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不够,这使物流的智能化还有许多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没有一套标准化的物流体系能够让大多数的农资企业来复制和效仿,这主要是由现在农资市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所决定的。
    从农资物流市场供应端的情况来看,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农资物流市场的供应端资源匮乏。拿铁路运输为例,我国现在人均铁路里程是5.5厘米,在有限的物流资源的体系下,再分配到农村的份额就更少了。其次,管理分散。我国的物流系统是分部门管理,物流技术平台上相关资源,譬如铁路、银行、水运等都是互相分离的,这种分割式的管理体制滞后于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从农资物流市场需求端来看,分散性和差异性非常明显。目前来说家庭仍然是农村基本的经营单位,所以我国农村货物运输物流市场极其分散,数量极其庞大。同时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农村市场地域性非常明显,不同地域的农村经济和人文环境也是大不相同的。此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非常明显,不同时期农村需求不一样。
    另外,在物流行业有一个重要的“效益背反”理论,即某项物流项目成本的减少,可能引起其他项目成本的增加。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在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于某一个物流单元的成本,而是应该从整体的效益情况来评估,追求最佳的效果。这样我们又得到了设计物流体系的第二个结论:以成本为中心,从物流体系的总体效益来设计自己的物流体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