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保税物流成深圳经济增长发动机
发布于:2011/10/21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深圳的保税区拥有特殊的地缘和政策优势、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深圳特区两年进出口总值103亿美元,集装箱吞吐量360万标箱,这是记者昨日在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采访时看到的一组数据。前海湾保税港区正式封关运作两周年来,吸引了大批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各项业务量居全国首位,使得这里成为前海片区经济崛起的“发动机”。
管理局以“保税区的发展是我们的骄傲,社会评价的好坏是我们的荣辱”为服务宗旨,实行“一站式”服务方式和紧贴国际惯例运作的管理模式,让投资者安心、放心、开心。前海湾保税港区只是深圳保税物流业的一个缩影。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说,保税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兴形态,很多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为拓展发展空间,常常利用保税物流提升市场竞争力。事实上,海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支持企业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监管区域拓展保税物流功能,满足了即时生产、零库存、网上订货等新型生产、运输和经营方式的需求。
据统计,深圳现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包括3个保税区、1个保税物流园区、2个出口加工区、1个保税港区;保税监管场所包括27个保税仓库、35个出口监管仓库以及1个保税物流中心。目前,深圳保税物流发展迅猛。从全国
上海货运公司第一个保税区的沙头角保税区,到随后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监管仓库,再到目前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便利的保税港区,深圳海关不断从政策咨询、设计规划、功能优化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圳保税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抓住特殊经济区域“先行先试”的发展机遇,正在实施保税区“一区两翼”发展战略。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保税监管场所,已经成为深圳经济的新高地。据透露,深圳海关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内设立高端产品研发中心、检测维修服务中心并开展仓储、配送、分拨等物流服务,以此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目前,华为、神舟电脑、腾邦、怡亚通等大批产业巨头,充分利用海关便利政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家在沙头角保税区设厂的深圳手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把生产工厂放在保税区,就是看中这里优惠的产业政策和便利的
货物运输物流环境。目前,沙头角保税区内的手机企业已经从简单的组装发展到研发、关键配套零部件生产到市场开发以及售后检测维修,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一区”就是推动福田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在深圳中部率先建立起自由贸易区,“两翼”是指推进在深圳东、西两翼分别建设保税区与海港和航空港联动的国际保税物流园,为今后在深圳东部和西部各建一个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区奠定政策和产业基础。
目前,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保税区与港区联动发展的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已正式封关运作,这将进一步提升深圳港作为国际枢纽港的地位,成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腾飞强有力的一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