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物流业融资现状 跳出物流投融资悖论 上海物流

发布于:2011/7/12  来源:上海凌翰物流  点击次数:

    凌翰物流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物流、长途搬家、大件运输、货运、仓储、运输、配送等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上海物流公司,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一百多个大中小城市,可承担全国各地公路 、大件运输、铁路、水路的整车、零单整车运输业务,为客户量身制订灵活 变通的个性化物流运输服务。
    提供门对门服务,价格实惠,服务周到,欢迎来电咨询。
http://www.66083797.com/huadong/000319.htm
http://www.66083797.com/huadong/1565658.htm
电  话:021-66083797/66083796/66083795
联系人:周洁:13918855293
            刘先生:13166003633
        传 真 :021-66082638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1051弄16号205室
物流业投融资存有悖论。如何找到跳出上述物流投融资悖论怪圈的秘诀 
  物流业投融资的两个悖论 
  物流业属于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点,本应受到投资界的追捧。但是用一句调侃的话:成也物流,败也物流:物流业投融资有两个悖论: 
  悖论一:物流业的本质是为其他相关行业如制造业、商贸业省钱,如果物流服务业的收费提高,没能为人家客户省钱,人家就不用你物流业的服务。物流业的这个替人省钱的本质,导致物流企业普遍薄利,与投资方要求提高经营利润的天然要求正相悖。 
  悖论二:物流业的特点是轻资产,进入门槛低,租几辆车就搞了起来;但是中国金融投资界的心理是重资产。非看到你的大笔房产和真金白银的注册资金才认可。于是从物流企业到地方政府都大搞物流地产。大家不是在物流的专业能力上下功夫,不是提升盈利能力;而是从房地产升值上期望赚钱;这叫不务正业。随着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泡沫的重拳打压,这种物流地产投融资心理注定会步入死胡同。 2011年的中国经济有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政府出重拳应对通货膨胀。其中,公众百姓最敏感的日常食品涨价尤其引人注目。央视现正在播放猪肉暴涨,追踪整个产业链的隐情。农超对接是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将生产食品的农村和销售食品的超市以现代化物流直接对接,砍掉谋取暴利的众多中间流通环节,使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获得保障。这正是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和转型中对于现代物流服务业迫切需求的一个极好例证。结合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府和业界上下携手,物流业终于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也必将为物流业投融资带来难得的机遇。  
  在笔者参加“中国物流万里行”活动考察物流结点城市,以及参加“中国国际物流节”过程中,经常接触感觉到上述悖论。出路是什么呢?让我们先从分析相关的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相关模式变化,来找到跳出上述物流投融资悖论怪圈的秘诀。 
  制造业:据报道:随着工业化推进和制造产业升级,工业物流运行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流程改造,采取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功能。一是分离分立。如,上海安吉汽车物流、淮矿现代物流等,将企业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成立了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企业。二是合资合作。如,青岛啤酒(600600)招商物流、芜湖安得物流等,由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组建物流公司,三是全面外包,如,海信集团将海信电器(600060)的物流业务全盘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管埋。柳州桂中海迅派员进厂,接管了多家汽车生产企业的零部件管理系统。  
  从投融资视角来看:上述相关产业的变迁带来了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物流业的客户企业数量,增加了对于物流业投融资模式创新的要求。例如: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组建物流公司,是典型的企业创投(Corporate Venture)的投融资模式,在国际国内有许多成功案例。  商贸业:在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引导下,商贸物流加快发展。一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和传统批发市场增加储存、加工、配送、网上交易等物流功能。如中国物资储运、五矿物流、广东欧浦钢铁物流等,形成了贸易加物流的新模式。二是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强化物流系统,如苏宁、国美,构建完善的物流网络。三是网购物流爆炸式增长。电子商务在网络泡沫破灭十年后终于高歌猛进!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总额达4500亿元,比5年前增长22倍,中国国内每天流转的快件量高达1000万票。四是农业和农村物流集中释放。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农超对接”等政策的实施。农产品(000061)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带来的物流需求有较快增长。  http://www.66083797.com/dongbei/yq588.htm
  宏观、中观、微观经济三个层面推进 
  宏观经济指一个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微观经济指一个企业或企业集群的经济发展;人们所不大熟悉的中观经济是指一个城市或区域的经济,它介于宏观和微观经济之间,例如物流结点城市和物流园区经济。由于物流业跨区域、跨国界、跨行业的特点,物流业及其投融资具有很独特的中观经济特色。很多物流投融资悖论怪圈从中观经济的视角来看就比较容易解决。  根据上述分析,破解悖论的一个思路是:避免一对一融资,而是多对多,从物流企业的发展各个相关环节和链条中创造投融资模式。换言之,一对一是指一个物流企业与一家金融机构谈融资(例如一家银行),则银行立刻要求该物流企业的可抵押资产和3年财务报表。物流企业立即陷入了上述的两个悖论。换个思路,如果我们从物流企业的发展各个相关环节和链条来分析,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上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组建物流公司,实质上是制造业企业向物流企业进行投资。又比如:制造业企业将物流业务全盘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管理,实质上就会带来大笔物流订单。现在众多银行和投资公司愿意依据此类订单进行投资。  http://www.66083797.com/dongbei/yq033.htm
  上述提到的物流业投融资的两个悖论,西安的实验给以很好的破解。2010年11月中国国际物流节上,西安市领导、西安国际港务区负责人高调宣讲了西安物流模式。CCTV-2财经频道也进行了重点报道。西安市作为物流枢纽城市,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广全世界比较通行的集装箱运输中心站,集装箱运输的中心站可从铁路直接到港口,这是当时西安国际港务区设计规划的一个理念。这样即解决了集装箱运输的问题,也解决了铁海铁水联运。物流企业在当地港务区直接办海关手续,避免了货物在港口等待的成本。这就让大家看到:不是各方出让利益,而是双赢多赢。铁路是赢家:铁路如果没有公路的衔接,铁路如果没有跟水路的无缝对接,它的效率是发挥不出来的。物流企业是赢家:西安德谦物流公司总经理表示,由于在当地港务区直接报关,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整体大约节约了5到10天。西安市领导、西安国际港务区负责人说:“我们找人做了测算,如果我们这个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真正能够实现的话,它的效益是:假设一位货主从西安到天津,按照这个距离测算。它的物流效率会提高45%,它的物流成本会降低30%到50%。从投资方角度来看,如果一个物流园区或者物流企业集群能够如此大幅度的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它们必将吸引大批的客户企业使用其物流服务,所以投资这样的物流园区或者物流企业集群将会有巨大的投资回报。这就打破了“物流是微利行业,难以吸引投资”的怪圈。请注意,单个物流企业或企业集群无法做到的事,由西安国际港务区和集装箱运输中心站解决了,这正是中观经济投融资的美妙之处。  物流借力高科技,成为VC、PE的宠儿 
  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从来关注高科技高增长企业行业。近年来,中国物流业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力提高物流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其中包括:密切关注新兴技术、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应用的步伐;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乎;建立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支持物流业一体化运作,形成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等。 
  中观经济的特色是: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促进区域物流发展。其中包括:积极推迸不同地区物流领域交流与合作,引导物流资源跨区域整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物流体系,注重农村物流系统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和农资物流。围绕产业园区、商贸园区、物流园区布局物流功能,推动物流集聚区发展。扩大物流服务领域对外升放,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管埋方法、运作模式和技术装备。构建与周边国家和其他国家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增加货物贸易中的物流服务比重。为中国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工程企业“走出去”提供物流服务,逐步建立适应全球化环境的国际物流体系。物流业的本质是跨区域、跨国界、跨行业,中观经济模式恰好在物流业本质把握上找到了投融资的出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国家发改委与会代表提出,“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同时,在“演讲、互动、新锐城市投融资战略”分会场,泸州、南通、中山、通辽等市的相关领导介绍了各自作为物流结点城市的投融资构想。近年来,众多投资机构关注物流企业登录中国创业板。2009年底,澳门爱普司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发表《物流企业如何走向资本市场》,表示看好物流企业登录中国创业板。该投资集团认为,企业走向资本化有利于资金扩张与企业安全,能帮助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发展得更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物流企业承担了太多不属于它本身的责任和风险,兼银行、保险公司于一体。”而我们从事物流投融资的专家,恰好可以从“物流兼银行、保险公司于一体”的不利元素,转化为供应链融资和资本市场融资的有利元素。 
上海物流网    上海物流公司      上海货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