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民生金融租赁,“非典型”船东

发布于:2010/12/30  来源:上海物流网  点击次数:

      2010年,国内某造船厂前前后后共收到来自一位船东的多份订单,该船东要求造船厂建造11条同一船型且设计完全相同的船舶。一个客户订购11条,每条船近2亿元人民币,如此大手笔实属罕见。这种浅吃水型船舶能够在完全满足沿海及进长江下游航道水深要求的情况下,让载重吨位比现有船舶增加30%。据业内人士预测,这种船舶将成为中国未来江海直达散货船的主导船型,成为保障长江等流域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运输的主力军。
    这位与众不同的客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船东,而是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我国首批五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之一。
    “我们集合不同客户的相同需求,统一与船厂谈判,统一下单,船舶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对我们的客户来说,既可省去几个月的市场调研以及和船厂的交涉之苦,造船价格还下降了;对船厂来说,同一船型1份订单和11份订单的性价比也大为不同,可以获得很高的规模效益。”12月22日,民生金融租赁航运租赁部总经理张灿对记者表示,该公司这种具备船舶经营者、船厂、租赁公司“三赢”优势的“集合造船”模式在2010年取得了骄人业绩。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租赁公司进入国内船舶融资市场,给造船和航运行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机会和创新型的融资模式。
    截至目前,民生金融租赁拥有运力及手持订单共83条船只,总载重吨达310多万吨,合同总金额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三赢”模式
    张灿对记者表示,在传统的船舶租赁模式外,“集合造船”是该公司的一项业务创新。
    据称,“集合造船”相当于集合共建,即以民生金融租赁为中心,整合多位客户的需求,统一向船厂下单。此举可为客户节约时间,降低总资金成本。具体而言,民生金融租赁以其资金优势购入船舶,持有船舶产权,再将船舶租赁给有需求的企业,租期结束,船舶产权可移交该企业。
    截至目前,民生金融租赁“集合造船”的这11条船以与国内民营航运企业合作居多。
    张灿认为,民营企业目前只在国内航运市场占据极少的份额,但其运力提升空间很大,“从几十万吨提升到上千万吨级,不是件难事”。然而,民营企业在面对国内大型造船厂时,往往由于经验和资金实力相对不足等原因,在谈判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不仅难以获得价格优惠,耗时耗力还增加了船舶的购置成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