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物流业国际化

发布于:2011/8/9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上海物流公司业务范围:危险品化工、特种运输、长途搬家、普货、建材、日用等。上海物流通公司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支持,不断得发展和完善公司,凭借多年专业运输管理经验实际操作能力,迅速积累了遍布全国的网络合作运输物流公司,增加整体实力,向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水平。

    万聚o凯旋城项是集商贸,物流信息,休闲娱乐,酒店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的商贸物流项目。该项目计划占地500亩,自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都被省市列为重点项目万聚凯旋城项目位于支漳河以南、城市规划路以西。总建筑面积202853.17平方米,容积率2.99,建筑密度19.96%,绿地率36.89%。小区共6栋住宅楼,其中1#、2#、3#楼均为地上31层,地下3层,高度94.3米;4#、6#楼均为地上30层,地下3层,高度88.5米;5#楼地上31层,地下3层,高度91.4米。
     作为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之一,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7%,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第4个月回落。但从回落幅度看,与6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5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相比明显收窄,而且仍高于50%这一反映经济强弱的临界点。

    “PMI回落幅度的明显收窄与6月份工业增速和利润出现反弹相关联,也与我们的预期是接近的。市场上‘硬着陆’的预期过于悲观,我们认为中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的压力其实并不大。”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指出,7月份制造业PMI环比仅回落0.2个百分点,显示出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趋稳。下半年经济发展的起步良好,经济增速经历了持续平稳回落之后,正在进入一个适度增长平台。

     经济增速的放缓,是个逐步的过程。

中国经济成功跃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谷底、走向自主增长之后,超常规的刺激政策必然要退出。特别是去年底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明确转为“稳健”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必然会出现放缓。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6%,增速比去年上半年回落了1.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回落了0.1个百分点。如何正确看待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或是降温,需要把握四个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说:

http://www.66083797.com/xinan/000080.htm

     首先,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仍处在平稳较快区间,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属于稳中趋缓;

     第二,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是宏观政策发挥作用、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

     第三,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也有利于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上;

     第四,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同时,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和改善。上海到成都专线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万人;扣除价格因素,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分别实际增长7.6%和13.7%。历史经验表明,除非受到外界环境强大冲击,增速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从眼前看,稳定物价仍然是头等大事;从长远看,转变发展方式任务极为艰巨。

    李朴民也强调,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依然处在较高水平。

    尽管外界有放宽货币政策的议论,但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召开的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传递出明确信息,下半年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张晓晶认为,这说明决策层仍然把稳物价作为首要任务,而把经济增速的回落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二次探底”“硬着陆”甚或“崩盘”,这些关于中国经济前景的预言,显然不符合实际。然而,中国经济也绝非高枕无忧,当前经济运行中新旧矛盾交织,形势十分复杂,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冷静观察,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潜在风险的准备,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当前,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面临融资困难、成本快速上升等突出矛盾,这是事关就业和经济活力的大事,须妥善应对;上半年约半数省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背后反映了结构调整的巨大难度;住房、汽车消费领域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如何把这两大经济引擎导入健康、正常的增长轨道任务艰巨……

    “只要我们贯彻好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就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李朴民强调。
近年来,随着多样化商业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商业聚集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商圈综合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在促进居民消费、带动流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城市商圈如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为商贸企业发展提供哪些新商机?就这些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城市商圈发展论坛上专访了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向欣。

  商圈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向欣说,“十一五”时期,我国流通业快速发展,为城市商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到成都专线近几年商务部重点在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商品交易中心、物流园区、商圈融资等方面给予了积极指导和支持。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商业街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重庆解放碑等传统商业街功能不断扩大和完善,同时一批新兴特色商业街和聚集区也已经形成,而且很多城市的中心城区的商业街的零售额已经占到了本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0%至70%。

  向欣表示,随着各地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商品交易中心、物流园区、现代流通服务业聚集区新兴商圈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据不完全统计,有20个省区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把大力发展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内容,而且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商业街存量超过3000条,总的经营规模已经超过了1.5亿平方米,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达到4500多个,1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达到70多个,已建和在建的大型物流园区近600个。随着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商圈带动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满足居民消费,促进流通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经日益显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