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物流信息化的捷径?

发布于:2011/7/21  来源:上海凌翰物流  点击次数:

海到长春物信息系统被誉为现代物流的中枢,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地流动,将使企业能动地对市场产生积极地响应,并指导企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很好地改善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小、少、弱、散” 的经营状况。      尽管这样的认识已经被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所接受,然而,对于长期靠传统方式作业、缺乏信息化基础的多数中国物流企业来说,自行建立一个物流信息系统所耗费的资源还显得十分昂贵。如何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这是物流企业眼下最想得到的答案。 
    公共平台可以实现远程资源共享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就这样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似乎为囊中羞涩的中小物流企业带来了希望。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专家和物流企业界人士表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物流信息技术运用的成熟,物流信息平台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将成为未来几年物流业的投资重点之一。通过公共平台整合旧有资源,利用公共平台对行业资源实现共享,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将会从根本上改善物流行业的现状。  上海物流公司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基于Internet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了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平台通过Internet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若干家物流企业连接在一起,远程进行业内信息发布和业务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公网将各地用户的订单汇总起来,由信息平台根据物流资源统一调控,通过规模物流,做到以最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以及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对于不具备全面开展信息化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会员注册就可以加入物流信息平台,以低成本就能开展网上业务,共享物流业内信息,拓宽业务范围。 

http://www.changchunwl.cn/zhuanxianone.htm    上海到长春货运
http://www.changchunwl.cn/zhuanxiantwo.htm    上海到吉林市货运    
    这样的前景看上去真的很美,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公共信息平台会给中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带来希望和光明。 
    条件不完备令公共平台更像是一种理想 
    事实上,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早已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几乎在各个地区的物流规划中都可以见到加速搭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条款,公共平台已经被视为促进物流发展的不二法宝。 
    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声音。在记者的采访中,部分持不同意见的专家则认为,目前,由于相关条件不完备,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更像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正如中国物资信息中心主任戴定一所言,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是否成功,最终取决于应用,取决于有没有客户群使用这样的平台,并给他们带来效益,这也是平台自身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公共信息平台的难题并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商业模式上。  上海到长春货运
    基于同样的认识,北京赛博迪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肇仁向记者介绍说,中国的企业习惯了独立运作,在价值链上,各个角色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往往是一种松散型的合作。由于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存在以及企业自身信誉度缺乏有力地保障,导致了企业之间不能做到完全地信赖,影响了企业参与公共信息平台运作的积极性。如果仅仅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问题不大,但要想真正地“搭台唱戏”,使有关企业通过平台进行交易,还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驱动力量,否则极有可能面临冷场的尴尬局面。上海电子口岸物流信息系统的成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驱动力量,所有的参与者都将在通关这一环节上被很好地加以控制与整合,使得整个价值链拉得很紧。在国外,成功案例共同的特点就是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手段,能够全盘掌控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保障交易的安全,从而才可能使企业有信心、有兴趣参与其中。而实际上,在国内,这样的条件还并不是十分完备,公共信息平台眼下更像是一种理想。
电  话:021-66083797/66083796
联系人:刘先生 13166003633
        周  洁  13918855293
传 真 :021-66082638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1051弄16号
网址:http://www.66083797.co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