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的增值
发布于:2011/7/23 来源:上海凌翰物流 点击次数:上海到广州货运宏观、中观、微观经济三个层面推进
宏观经济指一个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微观经济指一个企业或企业集群的经济发展;人们所不大熟悉的中观经济是指一个城市或区域的经济,它介于宏观和微观经济之间,例如物流结点城市和物流园区经济。由于物流业跨区域、跨国界、跨行业的特点,物流业及其投融资具有很独特的中观经济特色。很多物流投融资悖论怪圈从中观经济的视角来看就比较容易解决。
上述提到的物流业投融资的两个悖论,西安的实验给以很好的破解。2010年11月中国国际物流节上,西安市领导、西安国际港务区负责人高调宣讲了西安物流模式。CCTV-2财经频道也进行了重点报道。西安市作为物流枢纽城市,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广全世界比较通行的集装箱运输中心站,集装箱运输的中心站可从铁路直接到港口,这是当时西安国际港务区设计规划的一个理念。这样即解决了集装箱运输的问题,也解决了铁海铁水联运。物流企业在当地港务区直接办海关手续,避免了货物在港口等待的成本。这就让大家看到:不是各方出让利益,而是双赢多赢。铁路是赢家:铁路如果没有公路的衔接,铁路如果没有跟水路的无缝对接,它的效率是发挥不出来的。物流企业是赢家:西安德谦物流公司总经理表示,由于在当地港务区直接报关,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整体大约节约了5到10天。西安市领导、西安国际港务区负责人说:“我们找人做了测算,如果我们这个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真正能够实现的话,它的效益是:假设一位货主从西安到天津,按照这个距离测算。它的物流效率会提高45%,它的物流成本会降低30%到50%。从投资方角度来看,如果一个物流园区或者物流企业集群能够如此大幅度的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它们必将吸引大批的客户企业使用其物流服务,所以投资这样的物流园区或者物流企业集群将会有巨大的投资回报。这就打破了“物流是微利行业,难以吸引投资”的怪圈。请注意,单个物流企业或企业集群无法做到的事,由西安国际港务区和集装箱运输中心站解决了,这正是中观经济投融资的美妙之处。上海到深圳货运
中观经济的特色是: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促进区域物流发展。其中包括:积极推迸不同地区物流领域交流与合作,引导物流资源跨区域整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物流体系,注重农村物流系统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和农资物流。围绕产业园区、商贸园区、物流园区布局物流功能,推动物流集聚区发展。扩大物流服务领域对外升放,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管埋方法、运作模式和技术装备。构建与周边国家和其他国家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增加货物贸易中的物流服务比重。为中国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工程企业“走出去”提供物流服务,逐步建立适应全球化环境的国际物流体系。物流业的本质是跨区域、跨国界、跨行业,中观经济模式恰好在物流业本质把握上找到了投融资的出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物流借力高科技,成为VC、PE的宠儿
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从来关注高科技高增长企业行业。近年来,中国物流业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力提高物流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其中包括:密切关注新兴技术、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应用的步伐;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乎;建立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支持物流业一体化运作,形成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等。上海物流
“十一五”和“十二五”物流业投融资解读
在2005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物流界的一件大事是2009年3月,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物流业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发布。《规划》确认了物流业的地位和作用: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利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划》确定了“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振了物流业人士的信心,捉升了物流业的地位。
上述规划的发布,是基于中国物流业“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据报道,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与“十五”末期的2005年相比,双双实现了总量翻番,年均分别增长21%和16.1%。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左右,比2005年降低0.3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中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达7%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6%,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
如果我们从投融资角度来解读这些统计数据,“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代表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高增长性。这两个指标是投融资界首先关注的要素,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性,投资高回报无法保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左右,比2005年降低0.3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表明物流业的确为使用物流的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等产业降低了成本,这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使用物流服务业,这绝对是物流的利好消息。“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达7%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6%”,这表明物流业在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的增加,而服务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依托平台,政府政策和资源均会向其倾斜。金融界必然将眼球更多转向投资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