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
发布于:2011/7/21 来源:上海凌翰物流 点击次数:上海到沈阳大件运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78-2007年的30年间,平均发展速度达9.7%。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4.66万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与1978年相比,GDP增长66倍,人均GDP增长48倍。与此同时,市场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消费需求成为引导生产和流通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事业也不断向前发展并日趋成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事业面临的经济和政策环境继续改善,发展步伐加快,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一、中国物流事业发展历程回顾
从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事业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上海到沈阳托运
第一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个阶段可称为物流起步阶段。其主要表现是,现代物流概念和相关理论从发达国家引入中国,现代物流理论研究开始起步,部分高等院校设立物流专业方向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物资流通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开始了以物资配送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流实践活动。
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在这个阶段,物流实践范围得到拓展,其主要表现是,随着零售业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的出现,作为面向零售连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配送中心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对配送和物流系统的研究向深层次发展,配送实践活动逐步向其他行业渗透,进而推动了现代物流事业的发展。上海到辽宁省专线
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其主要表现是,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物流作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的商品供应保障系统,由于自身发展滞后,成为电子商务应用的瓶颈,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物流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和更为深入的思考,开始积极研究开发并引进适应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环境的物流管理与运作模式,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物流网络建设。
第四个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这个阶段可称为物流全面发展阶段。其主要表现是,物流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物流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成熟;物流管理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全面铺开,在发展现代物流的问题上有了统一的认识,发展方向逐步明确;物流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立,政府将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了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二、进入新世纪中国物流事业发生的显著变化
1.宏观物流管理得到加强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作为宏观物流管理的主体,近年来在物流规划、物流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物流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道路。到21世纪初,已经走出萌芽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近年来,国民经济物流管理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被摆在了一个较高的位置。
2001年3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6个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展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涉及物流的诸多部门联合制定的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性指导文件,显示了政府主管部门对现代物流的关注与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意向。
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个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建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参与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机制。
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建立了由13个部委和两个协会组成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物流发展中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问题,推进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配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交通部编制了《全国港口布局规划》,铁道部制定了《关于促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民航总局出台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此外,在物流市场监管、改善通关环境、出台物流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加强物流统计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国民经济物流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下,无论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近年来都十分重视区域物流的发展,将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改善产业环境、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带有战略性的举措,在管理和协调区域物流规划、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扶持物流产业发展、完善物流产业政策等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在区域物流发展方面,物流园区建设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物流园区,建成的有50个,在建的有65个,规划中的有92个。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热,一方面反映了物流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发展对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资源整合的需求非常迫切。当然,在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功能定位不准确、建设主体不清晰、园区作用不明显、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督,使物流园区建设切实成为整合区域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打造物流运作平台、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以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物流支持的重要手段。
2.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写进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一国务院2007年3月发布的幼口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9月份召开的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都把推进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服务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上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发展物流业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层面的良好环境。
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大多还延续着传统的经营模式,服务水平与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也可以看到,一些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树立现代物流服务理念,改变经营模式,加大技术革新力度,通过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一部分物流企业,既包括由传统国有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也包括近年来涌现出的民营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练,已经找准了自身的市场定位,从单纯提供简单的运输、仓储服务向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和一体化物流服务、提升客户价值转化,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化,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拓展服务内容。可以说,这些物流企业已经具备了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其中许多企业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一体化物流服务提供商。上海大连托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