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新闻

物流与经济环境相适应产业振兴仍需政策扶持

发布于:2011/1/10  来源:上海物流公司  点击次数:

   有资料表明,外资包括境内的外资控股、参股企业已经融入我国一些支柱型产业。外资企业在服务中国经济的同时,也给尚未成熟的本土企业带来冲击。作为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的物流业亦是如此。
    当记者问到:“您如何看待物流业发展的安全性关乎国家经济安全?”洪水坤指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物流企业的发展确实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如果某个国家的物流都由外资企业承担,其民族经济就可能面临威胁。比如远洋运输,如果被外资垄断就可能遭遇价格随意抬升,进而影响该国的国际贸易生存地位。”
    但洪水坤话锋一转,“中国也要面临一个与狼共舞的过程。如果一味地说事关国家安全,什么都由国家包起来,也是不可行的,其实国家也包不了。因为物流既是经济的先行官,也是社会生活的神经末梢,就像人的血液系统或神经系统,不是光有主动脉或大脑中枢就行,还得有各种毛细血管或微循环系统,最后组合成一个主体。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培育物流市场的活力,让物流企业本身有抵抗力,有抗风险能力,而不是国家从政策上保护或者垄断。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与原则。”
    洪水坤带着轻松的语调说:“事实上,这些年,我国物流企业并没有因为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一些传统物流企业的消亡而退出市场,而是在跟外资大鳄们的竞争中不断提高和发展。像中远、中外运以及诚通集团所属的中储,这些企业曾经历了巨大波折,但现在已成为国内物流领域的主要担当者。这说明了什么?按照我国现行的物流发展政策和环境,我认为总体上是相适应的,切不可认为有大问题。我国物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还是适应国家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对未来发展更可预期。”
●物流业发展还需国家政策支持
    对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方面,洪水坤说:“在很多有利于国内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方面可做得更好,这值得相关方面好好总结和研究,并借鉴先进国家经验。”
    洪水坤举例说,日本搞仓库团地政策,能让很多小的仓库业主到一个地方搞团体性买地租地,用于仓储物流,政府对这些企业给予廉价政策支持,甚至不需要钱就提供,或租赁给这些抱团的物流仓储企业,使他们进入这块地的门槛很低。这种成本使很多企业能够进入这个行业,并得到很好的生存发展,没有过重的负担。同时,政府减免税收,给予很多支持,这是发达国家对仓储物流企业通行的办法。对投入大、回收期慢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桥梁、公路、仓库,实行扶持政策,在很多国家是惯例。我们国家现在也有必要对这种个性化企业这样做,这才有助于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使国内物流企业能平等地跟国际物流企业竞争。”

相关新闻